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案设计《我用残损的手掌》练习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练习设计

11-01 11:58:42 | 浏览次数: 285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初三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我用残损的手掌》练习设计,

  [同步练习]
   1.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  )
     A.“灰烬”
     B.“奇异的芬芳”
     C.“那么细,那么软”
     D.“血和灰.阴暗”
     E.“没有渔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篇通讯是《光明日报》记者邵云环同志在贝尔格莱德已遭北约空袭,并扬言“加大轰炸力度”的日子里写的。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C.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便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
    D.“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如果不是在“二战”中神秘失踪,它的科研价值一定会在诸多学科中得到充分体现。
   3.对下面这首新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桥
                杨山
         道路与道路的连接 寂寞时甘愿寂寞
         渴望与等待的组合 痛苦时甘愿痛苦
         默默承受重量 天天为去彼岸的祝福
         大队人马从胸膛上驰过 用一支无声的歌
        (注:杨山,现代诗人,曾任《红岩》杂志副主编)
     A.诗中“桥”的形象可视为作者自喻。作为文艺刊物的编辑,诗人“甘愿”充当“大队”文学习作者由文学之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成为他们“渴望与等待的组合”。“天天为去彼岸的祝福/用一支无声的歌”,这就是诗人的愿望。
     B.“桥”的形象也是一切奉献者的形象。“默默承受重量”,甘当他人或后代的“桥”,让他人或后代通向幸福的彼岸,而自己,“寂寞时甘愿寂寞/痛苦时甘愿痛苦”,这正是奉献者的共同特征,《桥》是一首奉献者的歌。
     C.这首诗以桥喻人,写得朦胧.含蓄,意象有典型性,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发人思索,耐人寻味。
     D.《桥》给人以人格的力量,给人以美的情操和享受,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好诗。

  4.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________________;动乱的年代里,______________;安定的年代里,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仿造两个句子。
    有的拓荒者是天生的冒险家。他将薄田变成沃土,将沙漠变为绿洲。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里是太阳,是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形的手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下列诗句
   (1)“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看看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

  [延伸拓展]
  一、阅读俄国莱蒙托夫1932年写的一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帆
       在大海的深蓝色的浓雾里
       一片孤孤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甚么,在这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了甚么,在那自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着,海风在呼啸着,
       桅杆弓起腰来发出轧轧的声动,
       唉,—它不是在寻求幸福,
       它也不是在逃避幸福!
       它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
       它上面是黄金色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着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安祥!
  1.本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什么?诗中“浓雾”、“波涛”、“海风”、“桅杆”、“水流”、“阳光”、“风暴”等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幸福”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出来的强烈情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片段完成下列问题。
       就是那一只蟋蟀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海峡那边唱歌
       在海峡这边唱歌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在每个中国人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和谐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萤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我的窗外唱歌
       你的倾听
       你的想念
       我在倾听
       我在吟哦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4.诗中写两位诗人听到同一蟋蟀的叫声,其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蟋蟀唱歌的排比句的作用是?

[1] [2]  下一页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