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案设计《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评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评点

11-01 11:58:42 | 浏览次数: 53718 次 | 栏目: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高一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评点,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点拨:以学生之辈份称其为先生,这本身就是表达一种尊敬和爱戴。][置疑:本文写梁任公为什么只谈学术造诣不谈政治作为?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但作者毕竟是一个文人学者,关心学术有甚于关心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动摇的。也许梁任公的政治作为已广为世人见识,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声名所掩,正值得为之专文彰显。]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景仰:佩服尊敬,仰慕),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启迪:开导,启发]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叱咤(chì zhà):发怒吆喝;像风起云涌的声势一般,形容声势威力很大]的人物,莅[莅:lì]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从这些简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意谓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分量的。此处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迥乎不同:区别、差异很大]。

  [写梁任公的演讲稿,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修养。行文至此,尚未开始描写演讲,所以也可以将这一段归并到第一部分,作为演讲的又一背景,成为演讲的又一铺垫。]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精悍:人精明能干]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点拨: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就是夸饰,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人物有老师梁任公和学生,包括作者,并描写梁任公的形象。描写形象又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至此演讲仍未开始,作者先描写梁任公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给读者一个具体的人物影像,让读者在脑海中带着这一形象,来欣赏以下各段梁氏演讲过程。]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点拨:短是短矣,然人人听后都记得,人人读后都记得。天下之大,古往今来,演讲者如云,能如彼者有几?]这样谦逊[谦逊:谦虚恭谨]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激亢:激昂高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点拨:这就是个性。从某种角度说,就像读王羲之的文章,我们大多数人恐怕宁可读他的手写稿而不要电脑打印稿。]

  [写梁任公的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的开场真是闻所未闻,足以见出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这是文章中一个亮点。]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箜篌(kōng hóu):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弦数因大小不同而不同,最少的5根弦,最多的25根弦]引》:

            公[公:对男子长者的尊称]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点拨:这是汉乐府里最短的歌辞,和最长的《孔雀东南飞》同是写夫妇殉情之作。据《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子高一天早起撑船,见一个“白发狂夫”不顾危险,横渡急流。他的妻追来拦阻不及,夫堕河而死,妻亦投河自杀。自杀前弹着箜篌唱出这几句哀歌。子高的妻丽玉因而创造了《箜篌引》之曲。]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点拨:区区16个字竟如此深的刻入作者心中,全赖任公当年之“活画”也。]

  [写梁任公讲课,具体列出一个“点”上的细节,即讲授《箜篌引》。不仅写出当时的感受,更大跨度地联系此后身临其境的感受,体现先生的讲授刻骨铭心。]

  先生博闻强记[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志。识,zhì,同“志”],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屏息:抑制住呼吸。屏,bǐng]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点拨:一个细节一个人,此言不谬。这个细节不仅写活了梁任公,也写活了爱戴老师的学生们。]

  [写梁任公讲课,列出一个“面”上的细节,“敲秃头”。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听课学生对讲课老师崇拜之心。]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不能自已: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已”,抑制使停止]。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点拨:一个老师,能以自己的情感调动整个课堂,让无数听众同喜同悲,魅力无穷矣。]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蓟:jì]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写梁任公讲课,再列出“面”上的细节,讲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纯粹是动作描写,没有表露作者心情,但字里行间含蓄地表达对老师的欣赏、赞美之情。]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概述演讲的效果:于自己,“大汗淋漓,状极愉快”;于别人,不仅当场深受感染,而且激发了更多的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点拨:总的概括和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极高的评价。]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本文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开篇写梁任公的政治和学术的影响,写梁任公的演讲稿,都是为着渲染气氛,为后面人物出场铺设背景,为后面的精彩纷呈蓄势;人物登场亮相,气势不凡,已经颇显描写之精彩了;梁氏独特的开场白,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堪称文章小高潮;接下来直接描写梁任公的演讲,由《箜篌引》过渡到成本大套地背诵时用手指敲打秃头,也是精彩的一段;再往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又张口大笑,大汗淋漓,状极愉快,都是精彩的描写,表明当时的课堂氛围达到高潮,文章本身也自然达到高潮;精彩呈现过后,文章戛然而止,留下一些余味,梁任公的生动表现还留在读者的脑子里。]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