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这首词的题目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全国各地工农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指出,中国民族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胜利。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二、文学常识
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起源于两汉,盛行于宋代。特点是每首词都有词调,叫词牌。例如本词的词牌叫“沁园春”,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因此得名。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词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
三、预习检测(请给下列彩色字注音)
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寥 廓(liáo kuò)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
三、阅读训练
1、 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多彩的秋色图。 下阕抒情:抒发凌云壮志、革命豪情。
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上阕的提问。
2、 词的上下两阕各有一个"领"字,请找出来,并说说各领起几句。
上阕"看"字;领起七句。 下阕"忆"字;领起八句。
用“看”字领起,一直贯到“自由”,与下阕用“忆”字领起作用一样,均称做“一字领起”,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直贯铺叙七句。这种铺陈排比的手法,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中的“赋”。
3、 上阕中,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烂多彩的秋色图的。
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多彩的秋色图,作者从眼前的山、枫林、江水等个别之景而联想到世上一切万物。
提问:这种写法称 [从实到虚]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 (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 (俯察)
4、 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六、炼字炼意
1、 独立寒秋 "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2、 层林尽染 "染"字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3、 鹰击长空 "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 击”透出猛、劲。
△ “争” 提出:船会不会自己争着行驶? “争”既写船,又写人,写出了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 “翔” 提出:能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了什么?
这句与上文“漫江碧透”相呼应 ,说明作者在这里用“翔”既写了“鱼”又写“水”。"翔"字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翔”突出轻、快。
△ “竞” 以一个“竞”字说明万物为生存,为发展不停竞争,引导学生得出,“竞”是 对前面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
“湘江秋景画” 提问:这幅画除了充满生机还具有怎样特征?
“色彩鲜明”、“色彩缤纷”, “红”、“碧”、“白”(船帆)、“黑”(黑鹰)、“蓝”(蓝天)。
△“红” 引导学生得出红色往往给人朝气蓬勃,喜庆祥和之感。由此可见,作者当时 内心中充满激情。
△ “碧” 引导学生得出秋天叶黄叶时,看到碧绿透明的江水,心情就如朱自清先生看到梅雨潭的绿,那样兴奋、舒服、愉快。
这幅湘江秋景图具有怎样的特征?充满生机。红”与“碧”:一个热情奔放,一个明净可爱,对比鲜明;
“击”:飞鹰雄姿,矫健有力,更觉天空秋高气爽; “翔”:游鱼从容,轻快自如,更显江水清澈见底。
△ “忆” 要求学生联系作者的经历,寻找作者到底“忆”些什么,以及提出作者为何 “忆往昔”?(意在写“今朝”,回答“谁主沉浮”)
△ “恰” (1)让学生谈谈“恰”这个领字的妙处,让其描绘作者及其革命战友的当年 意气风发的画面。
(2)老师重点指出作者青春年少,革命热情奔放。
△ “曾记否”三句
(1) 让学生分析“击”、“遏”,领略人物的激昂豪迈。
(2) 老师重点明确作者在这三句中把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推向高潮。
(3) 让学生体会作者“主沉浮”,“到中流击水”的寓意。 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七、品评鉴赏
前3句的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置前,增强了表现力。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