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和一些句子的浅层意思。 2、感知内容,理顺思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想象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课文? 启发回答:《温暖》、《飞机遇险的时候》、《难忘的泼水节》 我们都知道周总理一直以他崇高的品格,博得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月11日,首都人民自发地聚到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本课的生字词:柱着、洋槐、耐心、装饰、腮边、陪着、矫健、检阅、五洲四海、不约而同、挽幛。 3、学生互相提示书写易错的字 槐:易丢撇折点 饰:左面不是“布”,也不是“市”。 4、区分同音、形近字,口头组词: 柱( ) 州( ) 陪( ) 检( ) 矫( ) 拄( ) 洲( ) 培( ) 捡( ) 骄( ) 5、解释词语的意思: 矫健:强壮而有力。 肃穆:严肃而恭敬。 五洲四海:指世界各地。 三、默读课文 1、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 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 第一段(1)等灵车,心沉痛。 第二段(2~3)望灵车,忆总理。 第三段(4)送总理,心相随。 2、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子,在小组里讨论学习后,把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3、指名按段落读课文,要求熟练通顺。四、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2、把你认为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板书设计〗8 十里长街送总理 第一段(1)等灵车,心沉痛。 第二段(2~3)望灵车,忆总理。 第三段(4)送总理,心相随。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 2、体会人民群观众对总理崇敬爱戴的真挚感情。〖教学重点〗 1、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1月11日,当首都人民听到总理遗体火化的消息时,上百万群众冒着严寒,聚集在长安街至八宝山的路旁,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最后送别自己的总理。只见长安街两旁,万民肃穆哀泣。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当时的长安街上,与首都人民一起送一送总理。二、回忆 上节初读课文时,各段各写了什么?(板书) 三、新授 人们在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时心情怎样? 板书:悲痛 的确,首都人民为自己失去这样好的总理而痛心。 1、提问:从送总理情景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用笔画出来,再读一读。 2、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表达对总理热爱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先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师生共同品析关键性的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体会以下几句:(投影出示句子) ⑴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这两句话是写来送总理的人多。“挤满了”形容人行道上的人密密麻麻,非常多;“男女老少”说明来的人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说明站在长安街两旁送别总理的队伍很长。这么多人自发地到长安街来送别总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与敬爱之情。 ⑵ 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将三个“都”字抽出来,让学生比较两种说法的表达效果。 ⑶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说明老奶奶年老体衰,但她仍要来向总理告别。“焦急而又耐心”写出了老奶奶盼望早点看到灵车,哪怕等的时间再长。这句话以老奶奶为代表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人民群众等待总理灵车的心情。 ⑷ 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让学生抓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体会思想感情。 ⑸ 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这句话写的是灵车过去了,人们的心跟灵车紧紧相连,不忍总理离去。“希望时间能停下来”为的是多看一眼总理的灵车。表达了人们迫切希望能看一看总理的强烈愿望。 注意:在品味句子的含义和情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在学生交流体会的同时,要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⑴ 指导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 ⑵ 教师范读,个人读,集体读,师生对读,配乐读。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试着背诵,然后分段指名背诵。〖板书设计〗 等灵车 十里长街送总理 望灵车 无限悲痛 送总理 无限怀念
TAG: 教学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