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教案设计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人教版第三册:识字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赠刘景文、山行、识字一株紫丁香、我选我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三册:识字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赠刘景文、山行、识字一株紫丁香、我选我 教案教学设计

11-01 11:47:52 | 浏览次数: 43618 次 | 栏目: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第三册:识字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赠刘景文、山行、识字一株紫丁香、我选我 教案教学设计,
这些植物如果离开了外界这个条件(师指板书中的风、动物、太阳),能传播种子吗?(不能)有的要靠风,有的要靠动物,有的要靠太阳,还有的靠别的条件来传播种子。正是这样,植物的种子才能四海为家(再次回扣重点词语)。
三、巩固练习:
蒲公英靠( )传播种子。
苍耳靠 ( )传播种子。
豌豆靠 ( )传播种子。

第二课时
一、在语境中认读生词。
1.在课文中勾画生词并熟读:植物、旅行、准备、降落伞、乘风、苍耳、晒、知识2.出示生词卡片打乱认读。
正音指导:哪个生字易读错?
“乘”是后鼻音。
“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晒”易读成平舌音,应是翘舌音。
二、学生汇报预习自学的生字:植、晒、识
汇报要求:
1.读准字音再领读。
2.介绍自学生字的方法。(结构分析法、数笔画法、形象记忆法、旧字换偏旁法、形声字分析法等)
3.扩词(第一个必是书上的词,第二个、第三个自己组词)并领读。
4.找形近字并组词。
5.谈自学生字过程中易错处(音、形)。
汇报中的指点:
“晒”的部首是“日”,不是“口”。追问:为什么是日字旁呢?
三、课堂自学生字:“降”、“备”(要求同上)。
汇报中的指导:
“降”:1.第一、七笔分别是什么?不要将第七笔拆成两笔写。
2.观察田字格中的“降”,汇报写法,写字头。
“备”:1.读书上带“准备”的句子。造句内容提示:谁准备了什么;在什么时候(或在什么情况下),谁准备干什么;谁怎样准备干什么。
四、师重点指导书写:“旅”、“乘”(要求同上)。
“旅”:1.在旅的音节旁板书出:“l[”,比较l(、l] 的不同之处,注意韵母。
2.它右边的笔顺易错,书空。
3.找和旅有相似处的熟字(派、旗)。
4.观察田字格中旅字的结构是如何安排的?(左窄右宽)汇报写法,写字头。“乘”:1.查什么部?当堂查阅字典(查禾部)。遮住“禾”,让生观察是什么字?(北)记忆字形。
2.指导笔顺(将“禾”拆成两次写完,先写“千”,再写“北”字,最后写撇和捺)
3.观察田字格中的“乘”,汇报写法,写字头。
五、复习巩固。
今天学了哪些生字?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上下结构的实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有哪些?(备、隆、乘、晒、识)学了哪些生词?指读课后第二题的词语(出示)。
形近字组词口头练习(同桌中的甲生任意说今天所学的某个生字并组词,要求乙生说出它的形近字并组词)。

板书设计: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降落伞:风吹
苍耳铠甲:动物的皮毛
豌豆豆荚:太阳晒


4.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一、学习目标
教养: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育: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发展:
培养、发展学生的朗诵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境。
三、教学用具:课件、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学习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然后说说怎么记住生字。
2.学生开火车认读二会字和四会字。
3.在书上写一写生字。
(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六)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山行
教学要求:
教养: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育: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发展:
培养、发展学生的朗诵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境。
教(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
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教养: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教育:
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发展: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学会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有条例、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课前准备:
1、引时学生收集一些风景区的图片、资料。
2、秋游计划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互相辨别一下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的妈妈,我的娃娃在哪里?”“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4、发现汉字特别写,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有四个汉字家庭请我们去做客,大家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这四家分别起个名字吗?
出示字,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规类。
屋字太大,娃娃太少,你们能给他们家再添几个娃娃吗?看哪一组添得多。学生互教互学书写,汇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读词语,自已先读几遍,读给小伙伴听,互相正音,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2、朗读背诵儿歌。
A、创设情境导入,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和季节,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秋天的田野果园。
B、引导学生看图想象秋天的果园和菜园,让学生说说感受。
C、请带着美好的感觉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D、小组比赛读,单个表演读,比赛背诵读。
二、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与秋天在一起做朋友,我们积累了秋天优美的词语,朗读了秋天优美的诗文,还找了秋天,画了秋天,大家想不想有一次秋天的旅行呢?今天我们就成立几家旅行社,为我们的秋游各做一个计划,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旅行社,哪家做的计划好,我们就采用哪家的,评一评哪家是最佳旅行社,先给自已的旅行社起个名字吧!
2、挑选景区。
A、分组商议:第一步应决定到哪去,干什么?
各组把自已的资料拿出来,先分别说说自已的建议,然后大家再讨论大家到什么地方去,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谈话态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 教学  识字  秋天的图画  黄山奇石  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