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各种各样好玩的虫子。
师:乐在玩(板书:好玩)
生:还有很好吃的桑椹、覆盆子这些野果子。
师:又酸又甜的野果,有好吃的。
生:还有很美丽的风景。
师:哦,还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些迷人的风景。好美呀!你们的童年也多么渴望有这一些斑蝥啊,渴望又酸又甜的覆盆子呀,还有拔那个何首乌,拔得满头大汗啊,拔得灰头土脸啊,把泥墙都弄坏了,还是没有拔出来,还想吃了可以成仙啊,最后一定屁股挨打了。
生:(大笑)
师:挨了揍,第二天肯定还会怎么样?
生:(全班孩子齐声喊道)拔——(充满了自信的语气拉长声调)
师:拔不出像人样的何首乌,绝不罢手。要是你们挨了打,也会怎么样?
生:拔——(充满了好奇和羡慕的语气拉长语调)
师:可惜这些我们都没有玩过,鲁迅都在百草园里玩过。所以说百草园是他童年的乐园。我们的童年乐园在哪里?
生1:我没有乐园。
生2:我也是,每天都在在家里。
师:说没有乐园是不完全正确的。你们的乐园不是在百草园,大多是在高高的阳台上,窄窄的沙发里,当然还有虚拟的网络上。鲁迅的乐园是在百草园的野草、野花、野虫、野果子上。这些我们恐怕在梦里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今天,我们就借着鲁迅的文字,大家一起走进百草园,去看看,听听,拔拔,尝尝。
生(齐读):不必说……也不必说……
师:面对我们这些失去乐园的人,你感觉鲁迅是以怎样的口吻在细细介绍自家的百草园吗?
生1:自豪。
生2:舒畅。
生3:有点得意洋洋。
师:趣味无穷,好像在炫耀自家的菜园。但老师感觉你们读书的味道太浓了,鲁迅在介绍自家菜园的那种得意洋洋味道没有很好地读出来。小时候的鲁迅是那么的贪玩,爱玩,会玩,写这篇回忆录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六岁。四十六岁的鲁迅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百草园,你看他一张嘴就是“不必说……也不必说……但就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乐趣”,他分明是在不停的说,又说“不必说”。这不是废话吗?
生1:有点矛盾。
生2:他好像想说又不想说。
师:他不想说吗?
生:想说。
师:他说了吗?
生:说了。
师:表面上是这个也不说,那个也不说,其实他的意思就是——我家的菜园好玩的东西怎么样呐?
生:好玩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好像说都说不过来了。
师:这就是鲁迅的可爱,四十六岁的鲁迅还那么的俏皮,还像个孩子一样。说起我家的菜园,他就情不自禁的夸赞起来,炫耀起来,这个也有,那个也有,好像他家的菜园有无穷的宝藏似的。所以一定要读出鲁迅的那份炫耀、得意,我家的菜园你没有的,要玩就到我家的菜园来。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感受鲁迅俏皮的文字,不泯的童心。
(生有声有色的朗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
师:他那俏皮的文字,让我们感觉到四十六岁的鲁迅那一颗不泯的童心(板书:不泯的童心)像孩子一样炫耀自家的菜园,太好玩了。不过,冬天的百草园也有好玩的,冬天有什么好玩的?
生1:可以雪地捕鸟。
生2:还可以拍雪人。
师:最好玩的是什么?
生:雪地捕鸟。
师:对,最好玩的是雪地捕鸟。你们玩过吗?
生:没有。
师:想不想玩雪地捕鸟呀?
生:想,我做梦都想。
师:雪地捕鸟,实在是太浪漫的事哦。请把鲁迅直接介绍捕鸟的这一段找出来读一读,看看他是怎么介绍捕鸟的。
生(读):……在雪地扫出一块地来
师:直接介绍雪地捕鸟是那几句?
生:扫出一块雪来……
师:找得非常准确,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捕鸟的过程介绍得清楚明白。你发现鲁迅是如何把捕鸟的过程简练地介绍清楚的?
生:介绍动作。
师:对,他就抓住捕鸟的那几个关键动作,动作介绍清楚了,捕鸟的过程也就好写了。从这里我们可以向鲁迅学习,介绍一个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一些动作,把动作描写到位了,这个事情就介绍的清楚了,这个写作方法很好,我们要偷鲁迅一招,学习要学会偷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体会一下雪地捕鸟的乐趣。
(生齐读):扫出一块雪来,用一个短棒支起一块大……
师:读得很好,鲁迅抓住动作写得很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很喜欢捕鸟的,但他是不是捕鸟高手呢?
生:不是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读):这是闰土的父亲告诉我的,我却不大能用……你太性急,来不及走到中间去。
师:你找得不错,但你能不能简练一些,直接能看出鲁迅不是捕鸟高手。
生:明明见它们……
师:现在简练多了。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几句话,前面介绍的是清清楚楚,捕鸟的时候又会怎么样?预备起——
生:(齐读)……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抓住的是一些……
师:他捕鸟怎么样?
生:笨手笨脚的。
师:别看鲁迅抓住动作写得很清楚,让他做起来就不行了,如果要你去做,你能不能做好?
生1:能!
师:你凭什么说会比鲁迅更厉害?
生1:我等小鸟走到中间去的时候再拉。
师:鲁迅太性急了,我们说性急吃不了——
生2:热豆腐。
生3:我比他更有耐心。
生4:我比他手更灵活。
生5:我比他眼睛更厉害。
师:你们在雪地里捕过鸟吗?
生1:没有。
师:那你为什么说一定比他厉害?这不是吹牛了嘛!他至少捕过好几次,你比不比得过他?
生1:比不过。
师:你很谦虚。
生2:我用大的竹匾。
众生:(大笑)
师:哈哈,这办法好,会改进工具,这就是会动脑子,你比鲁迅聪明。
生3:木棒要短一些,因为木棒短的话,等鸟来时,一拉,就很快罩住了。
师:你也很会动脑子。你的介绍也抓住了动作,简洁明了。
生4:把秕谷撒在中间。
师:如果我要玩的话,我不撒秕谷,我也不用短棒,我放好吃的稻谷或者大米在里面,让鸟儿吃得不想跑了。
众生:(大笑)
师:鲁迅也很喜欢玩。尽管笨手笨脚,捕了三四只麻雀,但他还是很喜欢。百草园里的确是乐趣无穷。不过百草园最好玩的还不是这些,你们看,鲁迅在介绍自家菜园的时候,他写得最详细的不是捕鸟,也不是拔何首乌,而是他在中间插叙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生:美女蛇的故事。
师:对,他在中间还插叙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板书:美女蛇的故事)。这个美女蛇他用的插叙方法,(板书:插叙)我觉得百草园最有趣的是这个美女蛇的故事,如果百草园里没有这个美女蛇,百草园有一半的味道没有了。美女蛇到底有什么味道呢?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刘老师来做讲故事的常妈妈,你们来当鲁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注意听哦。
师(读):先前有一个读书人在……向人一笑,隐去了……来吃这人的肉……却总是睡不着……果然来了……你万不可答应。(刘老师幽幽的、缓缓的朗读美女蛇故事,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神秘的故事之中。)
生(读):这使我觉得做人之险……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师:美女蛇让这百草园充满了——
生1:神秘。
生2:充满了恐怖。
生3:百草园充满了迷幻。
师:对,这就是美女蛇的味道,让百草园充满了神秘感。如果没有这神秘的感觉,那百草园就失去了一半的滋味。如果有一天你到了百草园,一阵风吹过来,墙边的野草索索得响,你会想到什么?
生1:美女蛇来了。
生2:我会撒腿就跑。
生3:我会有点紧张,但我不会逃跑。
师:刘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鲁迅怕不怕见美女蛇?
生:怕的。
师:何以见得?请戴眼镜的女同学说说。
生:他害怕美女蛇,因为它这里写到:……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想得到老和尚的飞蜈蚣。只有有了飞蜈蚣,他才不怕美女蛇。
师:我有飞蜈蚣,我就不怕见美女蛇了。可惜鲁迅没有啊。那他想不想见?
生:不想见。
生:“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鲁迅好像有点遗憾的感觉,后面他又说“然而都不是美女蛇”,鲁迅有点失望。
师:多么失望啊!每一次听到陌生的声音,鲁迅都会回头去看,但每一次都不是美女蛇。他是多么希望看到美女蛇呀!把掌声送给她。
生:(掌声响起。)
师:这样读书就读到到鲁迅的心里面去了。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