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教案设计高二语文教案设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

11-01 11:08:11 | 浏览次数: 36918 次 | 栏目: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

 

  下面是由www.manfen6.com小编分享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作者介绍

  埃里希·弗罗姆(1900-1980),德国(后加入美国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亦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生于德国梅茵河畔的法兰克福,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1922年到1933年在法兰克福心理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纳粹夺取政权后,他于1934年流氓美国,曾任耶稣大学讲师。移居美国后,他与科·霍尼(1885-1952)一道成为美国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人。1951年担任墨西哥国立大学教授,后来又执教于密执安州立大学纽约大学。

  他从人本主义出发,力图将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种学说融合起来,并以此来考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人性异化”是弗罗姆以人性为标准,透过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表象,考察其内在矛盾而得出的结论。他对这一社会中的人性异化问题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

  同时,弗罗姆也是当代西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他探索了心理学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他提出所有已知的社会结构均不能适应人类的基本情绪需要。他认为将精神分析的原则应用于病的治疗,人类便能设计出一个心理平衡的“健全社会”。弗罗姆一生著述甚丰,内容广泛,主要著作有《逃离自由》《健全的社会》《爱的艺术》《随笔》等。

  ○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1段 说明婴儿还不能辨认物体,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以外的世界的存在。

  婴儿不具备爱的能力 节选部分主要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和发展变化:

  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从对父母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母两个世界,灵魂建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2段 阐述孩子不断长大,就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孩子会叫物体的名称,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渐渐地有母爱的体验。

  母爱是无条件的,其缺陷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

  3段 论述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以后在成长中,会出现新的感情,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从被爱转变为爱人,去创造爱。 不过,从童稚的爱到成熟的爱需要许多年。

  第二部分(第4~7段),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4段 说明婴儿完全依赖母亲,幼儿开始认识世界,与母亲的关系不再像起初那样至关重要,而与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5段 指出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因此无论是儿童还是承认都深深渴求母爱。而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使人害怕这种爱会消失,并往往使人感到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6段 概述母爱和父爱的本质区别。对孩子来说,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这是代表思想世界,是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7段 阐释父爱的本质。指出与无条件的母爱不同,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父爱的积极面是,可以通过努力赢得这种爱;父爱的消极面是,如果辜负了父亲,就可能失去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孩子的控制。

  第三部分(第8~10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成为自己的父母8段 提出对母爱和父爱的不同要求。母亲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给予孩子的爱和关怀,使孩子有安全感,还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就开始知道他正视将来会遇到的困难,并使孩子对自身的能力产生自信心,最优使孩子能够无须依赖父亲的权威而自立。

  9段 指出一个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在内心建立起父母这两个形象。

  总论: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建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奠定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文章条理清晰,层层深入,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及发展变化。

  ◎问题探究

  1.作者在本文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真的如此吗?

  作者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不错,相对于其他几种性质的爱而言,它是最少明确意识到爱的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形式。母爱很少有需要报偿的明显动机。但是,弗罗姆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即母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这种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场合是潜意识的,或是下意识的。母亲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但是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无论多么伟大的母亲,都会因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空虚,也都会有“望子成龙”的思想意识。这种空虚正是由于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这种“望子成龙”的意识正是母亲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

  2.文章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

  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爱的艺术》介绍

  埃里希.弗罗姆的《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这部著作自一九五六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仅英文版就发行几百万册以上,这在西方——就理论性专著而言——是罕见的。此书畅销至今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据说,如果将此书的各种文字的读者加在一起约数亿人次,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

  作者在此书中对马克思的爱的理论持赞成态度,在继承精神分析方法基础上,分析和批评了弗洛伊德主义。但此书不是一部政治性的爱的理论专著,而是一部从科学和精神分析角度谈爱的伦理著作。埃里希.弗罗姆试图把马克思关于爱的理论与精神分析理论揉为一体,既采用了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社会存在尤其是社会经济关系分析社会意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又采用精神分析方法,对爱的艺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008-7-25

  知识能力:了解作者,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理解、探究和评价作者对父爱与母爱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于理想人格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导入: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作者介绍:

  弗罗姆 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解题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对象:母亲、父亲、孩子 内容: 爱

  ※理清脉络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递 进 体验母爱(1-3) 无条件、自然

  感受父爱(4-7)有条件、思想 时 间

  能 力 完善自身(8-10)自己的父母

  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1—3)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

  ①婴儿时期,是一个自恋阶段;

  ②生长发育阶段(八岁到十岁之前)被人爱,且被人无条件地爱,作者还谈到了母爱的本质;

  ③少年时代(八岁到十岁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爱,创造爱。

  (4—7 )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

  ④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

  ⑤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⑥母爱与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⑦辩证看待母爱与父爱对孩子的意义。

[1] [2]  下一页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