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7

11-01 11:47:52 | 浏览次数: 22118 次 | 栏目: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劝学7,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生: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

  生: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

  学生集体背诵。?

  师: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对比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生: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说一说?

  生: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

  生: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

  生: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

  生: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

  生: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

  生: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学生写,6分钟)

  师:请同学们先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

  生: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师:好。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生: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

  三、作业: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

TAG:

《劝学7》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