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人教版小学第五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第五册第六单元教案

11-01 11:08:11 | 浏览次数: 77418 次 | 栏目: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小学第五册第六单元教案,

课 题: 2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古诗,初知诗意。
3、能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能力训练
1、通过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2、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思想教育
1、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教学难点:1、对诗的意境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21、古诗三首
空山——幽静(以动衬幽静)
深林——幽暗(以光衬幽暗)

鲈鱼美
风波里

苍山、白屋
柴门、犬、夜归人

教后感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古诗《鹿柴》
教学要求:
1、理解《鹿柴》的意思,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美。









































2、朗读、背诵《鹿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鹿柴》(板书课题)。
二、教学古诗。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反复读诗歌,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请几个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4、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描述的意境。
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⑵诗中没有写林子里静寂、幽暗,只写了“人语响”、“返景”、“复照”,怎么会给人以幽静的感觉呢?
⑶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⑷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三、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1、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节奏。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试着背诵诗歌。
3、全班齐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江上渔者》
教学要求: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对劳动者的同情,对不劳而获者的讽刺。
2、学会生字新词。
3、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以前,我们学习了几首写劳动人民生活痛苦的诗歌,记得哪些,背一背。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写渔民生活的诗歌。(板书:江上渔者)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理解词语。
三、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再自由读古诗,读准节奏。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⑴学生自学。
⑵学生交流。
⑶学生汇报。
⑷师归纳。
4、生讲诗意。
5、师指导生再说诗意。
6、指导朗读
四、背诵古诗。
五、小结。
《江上渔者》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同学们学了诗歌应该尊重
劳动人民的劳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学要求:
1、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诗意及诗歌表现的意境。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鹿柴》、《江上渔者》谁能把它背诵出来?
2、请几个学生背诵古诗。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诗歌。(板书课
题。)
二、学习诗歌。
1、范读全诗。
2、自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题目的意思。
3、学习生字的写法。
4、再读全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讨论交流。
5、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讨论交流。
6、精读诗歌,体会意境。
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⑵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
说。
⑶读诗歌,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一句?为什么喜欢?

,12345678


7、指导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节奏。
8、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作业设计:(自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根据诗歌意思填空。
《鹿柴》这首诗描写了 这个地方 时候
的景色。前两句诗以 反衬 ,后两句诗以 反衬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幕( ) 苍( ) 犬( ) 逢( ) 蓉( )
暮( ) 仓( ) 大( ) 缝( ) 容( )
3、默写古诗三首。






4、读读背背。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课 题: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4个,理解本课“庞大”“瑰丽”等词语。
2、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能力训练
1、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2、训练学生感情朗读和背诵能力。
(三)思想教育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1、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祖国地图、小黑板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海水 五光十色 异常美丽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鱼
物产丰富 海滩 贝壳 海龟
岛上 鸟的天下

教后感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本课生字新词。
2、课文内容。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
3、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引入。






































1、一年级时学过的《日月潭》在祖国宝岛台湾。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所以人们称它为“富饶的西沙群岛”(板书:富饶)
2、解题:课题中的关键词是哪一个?根据这一个词你想想课文大概会写些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轻读课文,注意借助注音读准字音。
2、指名逐段读并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说说每一个自然段你读懂
了什么?(板书)
三、分小组按“总写——分说——总结”顺序读课文。
四、教学字词。
1、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字词。
⑴认读生字表上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⑵www.manfen6.com解释词语。
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⑴生字卡抽读生字。
⑵理解词义。
3、指导生字书写。
五、教学1—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
2、学生质疑、解疑。
3、学生读1—2自然段。

,12345678

[1] [2] [3] [4]  下一页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