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九年级语文辅导《孔乙己》教学案例

《孔乙己》教学案例

11-01 11:51:45 | 浏览次数: 17518 次 | 栏目:九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九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孔乙己》教学案例,

  (专家点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三:“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此教学设计以填写履历表的形式展开,切入到文章的核心,由此再向四面辐射,抓住了教学的兴奋点,学生学得很积极,教师教得也轻松,是一个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略)

〖教学设想〗

  以学生自主阅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做进一步的探索,力求从那落魄书生孔乙己苦苦挣扎的身影中窥见冷漠、庸俗、无聊的社会生活一角,进而对作品主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明确:

  1、孔乙己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却又不失善良本性,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没落的读书人。

  2、酒店中的人们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一样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奴役,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的不幸失败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有无情的嘲弄,以求得他们劳累而苦闷的劳动生涯中片刻的快乐。这种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添悲凉之感。它表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以笑写悲”构思巧妙,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意义。


〖布置作业〗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其中之一要求显示4完成,也可自行设计)。

  1、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300字左右。

  2、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作品《孔乙己》或“作家鲁迅”确定一个研究课题,用两周时间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形成小组研究成果,写一篇小论文,要求注明参考书目,两周后在全班展示。


〖课题示例〗

  小说《孔乙己》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孔乙己”是个喜剧人物吗? “咸亨酒店”是个让人快乐的地方吗?小说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小说是以怎样的视角展开情节的?(示例意在帮助学生了解提问的方法,仅供参考。)


【教学反思】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小说,也是多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一篇传统课文。全文仅3000多字,可是从以乐境写悲哀的精巧构思到12岁小伙计的独特视角,从精巧含蓄的社会环境描写到看似矛盾的结尾处理,可圈可点处俯拾即是,为读者留下了许多值得探究的课题。

  然而,文章虽精美,却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为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定位:小说篇幅不长,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完成对本文人物、主题、写作技巧的全面的、理性的分析恐怕仍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准确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激趣:传统课文的教学一般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往往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难以推陈出新。本课教学设计的成功尝试在于采用填写履历表的新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兴趣。

  3、放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质量。


【编辑短评】

  这篇案例设计新颖,抓住了文章最主要的东西,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一篇很好的教学案例。(朱于国)

上一页  [1] [2] [3] [4]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