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课件呈现星空画面)看着满天的星星,你想到了什么?
生众说纷纭。
师:你们的答案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丰富多彩(众笑)。请把你刚刚想到的一个词写下来,等一下有用。看到星星,我就会想到顾城的《一代人》(课件1)。这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诗中的“黑夜”指的是文化大革命那个动荡、压抑的年代,“一代人”则指像顾城一样从文化大革命背景中走来的年青人,诗中表达了他们从社会的苦难中走来的一代人“背黑暗而向光明”的追求。今天,我们也要带上一双发现的眼睛,走进同样从文化大革命背景中走来的江河,去寻找他笔下星辉斑斓的情思与追求。
二、读星星
1、听读:
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缓缓响起的音乐,去感受诗的节奏、诗的感情、诗的层次吧。(播放配乐朗诵,生静听。)
2、齐读:
师:美妙的音乐,深情的朗诵,相信同学们已经陶醉于这片美好的星空下。下面,我们将通过自己的朗读,也把这首诗的感情传达出来。温馨提示一下,请大家根据我发的资料,为这首诗标注①~⑧八个序列号,便于我们选读。好,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小节,找找感觉,酝酿酝酿感情,争取读得比录音还好。
(生自由朗读,稍后,有生举手。)
师:好,有请这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
生1:我读第一小节:“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生读完,众人鼓掌。)
师:不错,“光明”一词重读处理,体现了对光明的无限向往。
生2:我想读第三小节,因为这一节写得很美:“谁/不愿意……”
师:好,你对两个“柔软”的感觉把握得非常到位,让我都感觉到柔软。但是,这个“游动”能否稍稍再慢一点:“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像这样,尽量把“游动”的感觉体现出来。再试试怎样?
生2:“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师:好,进步真快!下面,我想请同学们齐读难度比较大的第六小节──
生(齐):“谁愿意……”
师:同学们读得满有感情,但是我觉得有一个词读的力度不够,你看“苦难”这个词,应该读出凄苦、惶然的感觉。“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让我们再来一遍──
(生齐读,明显有进步。)
师:嗯,很不错。第八小节难度也比较大,我们来试试──
生(齐):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师:这有点小问题,“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这句后面有破折号,说明要稍作停顿,而后面的“升起”要有力一点,你看它升起是想“去照亮太阳没有照到的地方”,没力气怎么照呢?所以在破折号这里要稍换气,略作停顿,然后把“升起”扬起来:“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让我们再来一遍──
(生再齐读。)
师:这样感觉就好多了。好,我们把全诗联起来读一遍,尽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读出层次。
(全班齐读全诗。)
3、寻读:
师:不错不错,看来大家的悟性比较高,一点就通。不过,下面这个环节难度比较大,有没有信心呀?
生(齐):有。
师:(课件2)请大家根据我给出的内容提示,寻找出相对应的一小节诗,并大声地读出。如果你比别人先读出来,说明你反应快,但是,如果你读错了,也就很明显地被大家发现。做好准备了──
(课件2)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生读,但参差不齐,各小节都有人读出。)
师:啊哟,我听到的声音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乱糟糟的。(众笑)注意,是“有诗意”的世界,到底哪小节呢?
生(齐):“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师:终于找对了。请注意提示语的内容,里面有关键字眼的提示,再看──
(课件2)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
生(齐):谁不愿意……
师:(课件2)一个像春天般温馨的世界。
生(齐):谁不喜欢春天……
师:(课件2)一种写满苦难的现实。
生:谁愿意……
师:(课件2)一种像冬夜般冰冷的现实。
生:谁愿意……
师:(课件2)一颗如火般炽热的心。
生:谁不喜欢……
师:好!在寻寻觅觅中,我们就总体把握了诗歌内容。你看(课件2)面对“两种黑暗的现实”,诗人依然保持着“一颗追求光明的心”,并且描绘出了“三个美好的世界。”
4、对读:
师:歌曲有对唱,诗歌有对读,如何对读呢?
请看屏幕(课件3):
我们请两位领头雁领读,其他部分男女生分开齐读。有谁愿意领头?
(有一男生起立,但没见女生起立。)
师:还缺个女领读,如果缺的是男领读,我还可以充数,但现在缺了女领读,我就不好充数了,怎么办?
(众笑,笑声中,有一女生起立。)
师:嘿,你替我解围了。很好,大家注意,你读的是哪部分,注意男女生交替,横着读过去。我给你们起头,并放配乐。
(师读题目、作者,并播放钢琴曲《月光》,乐声中,女生领读起读,男生领读接着读,众女生接着齐读,众男生接着齐读,众人皆被课堂气氛所感染。)
师:给自己热烈的掌声奖赏自己,读得太棒了!女生读得像女生,温婉中不失坚韧;男生也读得像男生,阳刚中透出细腻。(众笑)在读中,你们发现这首诗的一些特点了吗?
生3:意思都是相对的,“谁愿意”和“谁不愿意”,“柔软得像一片湖”和“僵硬得像一片土地”等等。
生4:两节诗的感情有变化,第一节是三个美好的世界,第二节是两种黑暗的现实。
生5:两节诗的行数是一样的。
师:对,就是说,这首诗前后两节,它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它的内容、感情则是相对应的,题目为什么叫“变奏曲”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变奏”,就是在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感情和内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三、品星星
师:学诗重诵读,也重品味。大家可以根据我提供的角度和例子,对这首诗进行品味。
课件4:
示例:“蜜蜂”的意象使人联想到春天,联想到甜蜜,表现了作者对心中美好世界的憧憬。
二品意境:品味诗中唯美动人的意境。
示例:“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描绘了一幅安详静谧的春夜图,让人倍感温馨和安宁。
三品情感:品味诗中细腻委婉的情感。
示例:“在寒冷中寂寞的燃烧”,表明了诗人在黑暗社会的孤独,但他依然用燃烧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