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九年级语文辅导《〈孟子〉两章》教学案例

《〈孟子〉两章》教学案例

11-01 12:05:13 | 浏览次数: 73118 次 | 栏目:九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九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孟子〉两章》教学案例,
山东省威海市大光华国际学校 卢佐兴     【课文说明】

  《孟子二章》是让学生了解先秦思想家孟子思想的一篇课文,所以我教学的定位点不太高,课堂的基本预期是让学生丰富和积累文言词汇,培养“猜译”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感受一下孟子的思想及《孟子》论证的特点。准备由三个课时来完成这两篇的教学,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第三课时把两课进行比较阅读,然后让学生当堂完成课堂作业。下面是具体的执教过程。


【执教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在板书课题之后,我先跟学生介绍了孟子这个人及《孟子》这本书。我说:“孟子,名轲,也就是说孟子,我们也可以叫他孟轲。他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也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是圣人,后人称孟子为‘亚圣’,而且他和孔子还有点联系,他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弟子。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代,诸候国之间纷争并起,战争生灵涂炭,人民是‘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而对这样的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呼吁各国的统治者重视人民的作用,推行仁政,施行王道。这个思想在当时没有得到诸候王们的响应,但是却对唐朝的唐太宗起到了作用,唐太宗是重视人民的作用的,他有一句重要的话──他把人民比作水,把君王比作舟,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他是重视人民的作用的,他也就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位明垂千史的明君,这也可以看出孟子的思想在封建时代或者说是战国时期也是能起到进步作用的,但是可惜这么好的思想在当时却没有人响应。怎么办呢?孟子只好归家,在晚年与弟子们一起著书立说,这就有了《孟子》这本书,他把自己的思想、言论和政治主张都记录在这里本书里面了。这本书按照现在的学术观点来看,又是一本散文集,从散文的角度看,他气势充沛,逻辑严密,论事说理雄辩有力,尤其善于引用事例和运用比喻来说明问题,对后世的散文(议论文)的写作有重要的影响。介绍了这些,我们还是回到孟子的思想上来看,刚才讲到他是倡导‘民贵君轻’的思想的,这个思想在他的文章中有没有反映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这篇文章。”

  先让同学们把课文齐读了一遍,发现有两个问题,一是两个字读得不准:一个是句首发语词“夫”的读音错误,二个是把“米粟”的“粟”读成了“栗”,纠正过来。第二个问题是断句不准确,读得不畅,所以接下来帮助指导学生把朗读的节奏划出,然后再一起一朗读,两个问题都得到顺利解决。

  昨天就安排学生进行了“猜译”,我的要求是不要借助于任何参考书,把自己的对这个句子的理解翻译出来,中间还空一行,主要用于老师讲课文的时候,对自己的进行补充和订正,这一举措根据上《公输》的过程来看,取得了很好的功效,学生们做得很认真,充分地吸收了我的做法。我让学生把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猜拿出来,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译一两句,译得不正确的,我帮他纠正,并把我的译文用屏幕一句一句地展示出来,供学生对照。一个学生译完之后,我让他把刚才译中的重点词找出来,我把这些词有解释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们记在课本上,哪怕是书上有注释的,也要求搬到课本上去。在翻译中,着重落实了“天时”“地利” “人和”和“得道者”“失道者”这五个词,这是译这篇课文的难点,学生推测时是有一定难度的。译完之后,学生对课文就有一定的理解了,所以这时候,我再要求同学们把课文再读一遍,把自己对本文的初步理解加入到朗读中去,这时候学生再读我发现朗读的气势就有明显的增加。

  接下来,就是理解这篇课文了。和以前一样,以感受为中国,然后我由学生的感受把它引向前面所写的两个预期,一是感受孟子的思想,二是感受《孟子》作为议论文的写法上的特点,只是有所感受而已,不准备作太多的深化。

  译读过程结束之后,我说:“今天咱们还是跟学习《公输》一样,理解之后咱们就来相互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说完后,教室里顿时进入了一种思考的状态,很静。过了一会,我请曾子瑾同学来谈。

  她说:“我觉得孟子认为君王治理国家要施行仁政,要得民心。”她一下子就把这篇文章的核心切住了,这不正便于我引导她和同学们把全文的呈现的孟子的思想明白吗?机会来了!

  “好,你这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我问。

  她说:“文章的开头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是啊,这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这句话说得有道理吗?孟子是怎样论证的呢?”我又接着引导。

  她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这说明是一座小城,但是包围起来,点了天时,有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却不能胜利……”

  “分析得很好,这样就说明了什么观点?”我问。

  “天时不如地利。”她说。

  “那接下来又如何说明地利不如人和的呢?”我问。

  “他还是举了一个例子,城墙高,护城河也深,粮草充足,武器精良,但是守城的却弃城逃跑了。这就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她说。

  “说得很好,分别证明了开头提出的观点,那么你刚才所说的举的例子是真实存在的情况吗?”我问。

  “不是,是打的两个比方。”她说。

  “这是不是说明孟子善于用比喻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我说。她点了点头,同学们也若有所思地点着头,看来认可了孟子的论证方式之一。

  我接着又问:“从你刚才所讲的来看,在天时、地利和人和之中,孟子认为哪一个最重要呢?”

  “人和。”她说。

  我把“人和”板书在黑板上,接着我问:“孟子开头提出了观点,又通过两个比方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这不已经达到论证的目的了吗?还有必要写后面的内容吗?”

  她说:“我认为有必要,因为要达到‘人和’就要靠君王们实行仁政,而后面就在讲达到人和的条件,得道者就是施行仁政的君王。”

  我看她已经分析得很好了,但是可惜的是这时候下课铃已经响了,估计其他同学还会有精彩的观点,但是来不及听了,教室外面眼保健操的乐曲与口令已高声响起。所以我只好草草作结。我说:“同学们,大家一定还有其它精彩的发现,但是这节课是不能听大家说了。你们一起说一说孟子的这篇文章是写给什么人看的呢?”

  学生们一起说:“君王”。

  “那写给他们要他们做什么呢?”我问。

  “施行仁政。”学生齐声说。

  “施行仁政有什么好处呢?”我问。

  “可以达到人和”,有几个学生说。

  “人和了对君王们有什么好处呢?”我又问。

  “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学生们说。

  到此,我真正作结了:“是啊,如果施行仁政,善待百姓,那么支持这位君王的百姓就会很多,打起仗来就会为这个君王拼死效命。但是中国历史上总有许多的为君为王者并不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对民生于不顾,自己骄奢淫侈,让百姓生活于水火,成为亡国之君,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视剧的片尾曲中唱的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最后布置了一下周末的作业,让学生把本课背诵并默写下来,另把后一短篇猜译出来。


〖教后感言〗

  这一节课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把时间调配好,在前面的译读部分花的时间比较多,讲孟子东扯西拉的也讲得太多了,这样就占去了让学生充分表达感受的时间,虽然我在引导子瑾同学的过程中确有一些收获,但是却没有听到更多的同学来表达他们精彩的见解,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从某种程度来看,就削弱了这节课的力度。上完后,心里总觉得闷闷的,没有达到自己应去开拓的高度,真有点郁闷。

[1] [2]  下一页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