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四年级语文辅导《中彩那天》教学杂谈

《中彩那天》教学杂谈

11-01 11:55:11 | 浏览次数: 17518 次 | 栏目:小学四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四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中彩那天》教学杂谈,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华丰小学 缪春梅】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彩那天》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学过方法练习质疑,学生能找到文中有矛盾的地方是:为什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汽车,父亲却神情严肃,还把“我”赶下车,甚至咆哮着要“我”滚开?为什么说“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困的家最富有的时刻”?这样的质疑提问,是要从课文的内容进行瞻前顾后,动一番脑筋后才能提出的。


【上海浦东新区华高小学 张 有】

〖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探究·创设安全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必须激励学生具备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当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发生错误时,教师应及时诱导,引导学生去自求得志。如在学习《中彩那天》一课时,针对这张彩票到底归父亲所有还是归库伯先生所有时,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反正父亲买了两张彩票,又没说这张中奖的彩票是库伯先生的。”显然,学生没有读仔细文章,特别没注意到文中提到的父亲曾经擦过属于库伯先生彩票的“K”字,彩票上“还留有淡淡的痕迹”。这时班上其他学生及时予以提醒:“文中提到父亲在彩票上做了记号。你再仔细读文章,肯定会了解的。”这时,我马上说:“你能提出和大家不一样的观点,说明你在努力思考,只是没有看清文章。你再读读想想,会有更正确的发现。”说错的学生自然不感窘意,相反会更主动地去探究,而且越学越有信心。
的确,学生在课堂中会经常遇到困难。这时,老师的鼓励尤为重要,既巧妙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探求欲,给学生增添了再次尝试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在这样安全、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有足够的激情思考、议论,充分投入,个体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


【江苏省句容市下蜀中心小学 孙建云】

〖简简单单教语文〗

  2006年11月17日上午,在句容市实验小学,有幸聆听了无锡市育红实验小学强洪权校长执教的《中彩那天》一课,颇有感慨: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这堂课教师教得实在,学生学得扎实。在现在语文课花样甚多,头绪复杂的情况下,很多年轻的赛课老师及名师在上课时既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又花样百出地指导学生朗读,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等,惟恐跟不上新课改的潮流,怕被别人评价自己课堂教学陈旧落后。其实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热闹了一堂课之后,教者辛辛苦苦,学者浅尝辄止,课后还要“补课”,让学生该背的背,该写的写,进行大量的读写训练。

  语文究竟怎么教?语文课该怎么上?笔者认为还是简简单单为好。指导学生读读、说说、问问,议议、辩辩、品品、练练,在严实中见锤炼,在质朴中见功夫,在过程中显真彩。


【重庆市梁平县屏锦镇第一中心小学 张冬梅】

〖远程教育,让我思考──浅谈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以此类推,有何不可以试着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呢?因为任何一篇文章的内容前后都有紧密的联系,文中的任何一句话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于文章之中。比如在教学《中彩那天》一文时,课文一开始就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财富。”学生初读这句话,有些似懂非懂,即便心里明白,也难以表达。这时,只要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父亲用诚实,用信用失去了什么,换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着说:“父亲用诚实信用失去了汽车,换来了朋友间最真诚,最珍贵的友情。”还有学生说:“汽车失去了还有机会再买,而诚信和真诚的友情一旦失去就再难寻回,所以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用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一个紧扣文章中主题的句子就如此应刃而解,化难为易了。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 陆宝琴 查淑芬】

〖促进主体参与“自学指导模式”的探索·揭示矛盾,形成冲突〗

  小学生阅读时,或难以深入到内部,或一时产生不起亢奋求知情绪,教师可揭示矛盾,引起兴趣、冲突。这个训练方法较多。如换词、增删词的区别;去掉句中修饰、限制词的比较。这样可在学中设疑,促进思维;在比较中导疑,推动思维;还可循序推进,发展思维。如《中彩那天》中教师收集了学生提出的“贫困”和“富有”是矛盾的,为什么说“是我那贫困的家最富有的时候”之类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去获得未知,从内部再挖掘出本质。这种释疑给学生获得开启未知的几把钥匙,那么将促进“教”逐步向用不着多教转化,学生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建设一校 练瑾煦】

  读了赵千秋老师的《借〈中彩那天〉,谈点实话》一文,感触颇深。的确,教学是一门艺术,在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同时,的确需要尊循学生认知语言的规律。在赵老师所举的具体环节中,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让学生“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刚才孩子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中彩那天》一文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既然是快速默读,肯定跟默读是有区别的,何况,这堂课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熟悉了课文,也知道了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只是没有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而已。所以,这时,我提醒学生“快速默读,是一目十行地看,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这实际上是教给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并不是要牵着学生的鼻子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学 薛乐乐】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审美情操、品格情操的熏陶与培养。教材已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的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语文学习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下面是我在使用人教版四年级教材教授《中彩那天》一课时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断。

  在探究《中彩那天》一课时,父亲生活拮据,却以抽奖的方式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汽车,而父亲的表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通过母亲的诉说,我知道了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文中的道德难题指什么呢?学生回答到:是把中奖的汽车留给自己还是还给库伯。是啊,如果是你,到底如何选择呢?学生选择的不尽相同。我继续引导学生,父亲内心矛盾着,挣扎着,那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当父亲把汽车留给自己时,得到汽车,失去的是什么呢?学生纷纷回答:失去了朋友的友谊和信任,会受到别人和家人谴责,自己永远生活在内心的痛苦之中,总有阴影挥之不去,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诚实和信用。虽然拥有了一辆车,拥有了物质财富,但永远买不来别人的信任了。这种感觉实在不踏实啊。那父亲把车还给库伯,虽然失去了汽车,却可以得到什么呢?学生这时非常踊跃,纷纷回答:她拥有了金钱买不来的诚信,拥有了朋友的信任,家人的赞赏,也用了了内心的宁静和快乐。失去了一辆有价值的汽车,却换来了一笔无价值的精神财富。现在如果是你,你怎样选择呢?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从不断地熏陶感染中学生懂得了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啊!

  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就课本教课本,扮演的不是教材的传递者、执行者。教师应当基于师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推动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变化。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教材,使知识有机械地转化为能力,使课本内容的学习得到拓展,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培养。


【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小学校 洪昌梅】

〖落实年段目标 找准训练点──听四年级课堂阅读教学有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训练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的能力〗

  强老师执教的《中彩那天》对主要内容之精、之妙、之落实,又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教师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如何加以体现。强老师让学生三读课文(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分自然段读),在指名分自然段读的时候,强老师有意识的在2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这部分讲主要讲了什么?是讲的中彩那天的事吗?”;学生接着读当学生读到第9自段时教师又加以引导:“这一自然段还讲中彩那天吗?”在此引导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到结果;再读最后一段。教师在学生分自然段朗读时在关键处加以点拔、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