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杜甫独立唐诗的顶峰
11-01 11:51:45 | 浏览次数: 97818 次 | 栏目:高二语文知识
标签:高二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登高》──杜甫独立唐诗的顶峰,
六、君临天下的冲动
面对这样的世外高蹈,我想了很久。
确实,我看到了文人不安于现状,渴望自由和激情的冲动,看到了他们挑战自然、挑战体能、挑战自身智慧的骄傲姿态,看到了他们对丑恶的社会现实鄙夷和不满的强烈情绪。这一切,我都予以强烈的认同,并且愿意为他们喝彩,不断从这样古老的遗风中汲取精神信念。但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另一些东西。
假如它只是孤立的事件,并没有形成强大的文化惯性;假如没有流传下来那么多的诗词文章,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强烈地感觉到它的存在,我们也许不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可是我确实看到了,看到了传统文人的内心似乎有一片暗处。是的,暗处。该怎样来表达呢?身处社会的边缘地和低洼地,文人对自己的社会处境感到不满,需要象征性地走往高处,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从中依稀嗅到了他们对优越的社会地位,尤其是政治地位的渴望。我窥见到了文人对君临天下是这样的神往,这样急不可待。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语下面,常常是向大众显露身手的诉求。我甚至觉得,传统文人似乎在一点点收集着来自现实的优越感,寻找各种机缘,来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向社会显示大众代言人的角色,来体验道德优越给自己带来的居高临下的快意。在这样的心态下,登高仿佛被诠释成了另一种登基加冕典礼,另一种文化的胜利,思想的胜利,道德的胜利。一个公正的社会仿佛将随着这些胜利而冉冉降临。不妨这样说,通过登高,文人模拟了征服社会的梦想,获取了实现兼济天下理想的心理满足。
上一页 [1] [2] [3] [4]
TAG:
唐诗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