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教案设计高三语文教案设计《关雎》说课稿

《关雎》说课稿

11-01 11:47:52 | 浏览次数: 98218 次 | 栏目:高三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高三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关雎》说课稿,

  生4: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字。

  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学生讨论: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生1:比兴的手法

  生2:看到了水鸟的恩爱和鸣,就产生了联想,有对淑女的追求,是起兴的手法。

  生3:有比的运用。

  教师小结:是兴中有比,兴比自然。比兴的手法,不仅表现诗人的感情,而且有助于对事物的刻画,加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大大的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可以在短小的篇幅中创造极为动人的形象和境界。这一手法,在中国诗歌中一直继承和发展着。

  以上即是www.manfen6.com小编分享的《关雎》说课稿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www.manfen6.com。

上一页  [1] [2] 

TAG: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