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

11-01 11:58:42 | 浏览次数: 90818 次 | 栏目:六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六年级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少年闰土,

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聪明能干的特点。(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适时板书:见识广 扫、支、撒、拉

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

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板书:“我”盼望

五、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言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的几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划出来。

3、学生默读勾划。

4、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

5、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内给同学们讲讲。

6、小组讲。

7、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

【(1)我觉得闰土讲“看瓜刺猹”这段话最有趣,特别是讲闰土刺猹时的动作,连用了几个动词,讲得那么逼真,把一个海边少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2)我觉得闰土捡贝壳那一段讲得好,他不但把海边美丽贝壳的颜色、样子都介绍给我们这些没有见过贝壳的孩子们,而且还使我们爱上了海边的那有趣的生活。(3)我觉得这句话最好:“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因为他俩身份不同,但他很直爽地邀请人家去,说明他天真、淳朴的性格。(4)我觉得看跳鱼儿这段话最好,原来我只知道海洋里有鱼,但不知道还有像青蛙似的长着两只脚的跳鱼儿,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5)我觉得闰土说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从中可以看出闰土通情达理、朴素可爱的性格。……】

8、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2、“那时候……只是无端地……”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折号有什么用?(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

3、读第14、16自然段

(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师生对答: (2)小组讨论、交流: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③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板书:羡慕 佩服 向往

七、学习“分别“部分

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板书:难舍难分

八、小结学习情况

1、反馈重难点的质疑。

2、让学生自己谈谈在写人文章的学法上及快速阅读方法上的体会、收获。

九、布置作业

完成习题精选的练习。附: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2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体会课文第一、二部分,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介绍时代背景,检查预习情况。

1.板书课题

2.介绍背景,导入 新课

《》这篇课文是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里节选来的。1919年鲁迅先生自北京回老家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了离别多年的故乡的破落景象和农民痛苦的生活情况,感触很深。1921年1月,他以这次回家的见闻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是用第一人称“我”写的,“我”的思想感情就是鲁迅的思想感情。但是这是文学作品,人物是典型化的。小说中的“我”就是课文中提到的“少爷”,而不能说“我”就是鲁迅先生自己。课文是小说中的一段插叙,题目“”是编入课本时加的。

3.小组中完成预习。

(1)利用生字表自学生字,按要求说出生字的音序,部首及除部首余几笔。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要读准生字表中的字音,同时在课文中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词语。

(4)读课文,说说闰土都给“我”讲了什么?

(5)质疑。

4.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1)特殊部首

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2)正音

银项 生 五缺土 月 仿

(3)多音字组词

(4)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捏( ) 钮( ) 拜( ) 允( )

扭( ) 纽( ) 湃( ) 充( )

缚( ) 搏( ) 租( ) 组( )

傅( ) 膊( ) 祖( ) 阻( )

厨( ) 稻( ) 胯( ) 挎( )

橱( ) 滔( ) 跨( ) 垮( )

郑( ) 贼( )

正( ) 贱( )

(5)有哪些词语在小组学习后仍不理解,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6)闰土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

(7)质疑时要引导学生在主要内容及写作方法上提问,对生字、词语的问题可通过与同学交流或www.manfen6.com解决。教师应记住或简写板书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在学习中注意反馈。

二、再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1.听录音朗读课文(或教师范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觉得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少年?

2.参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1)“我”记忆中的闰土。(1)

(2)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2—3)

(3)“我”第一次见到闰土。(4—5)

(4)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6—16)

(5)闰土和“我”分别。(17)

三、理解课题,提示学习方法。

1.我们每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读懂这篇课文的题目,齐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

①写人的文章 ②写的是闰土 ③写少年时期的闰土

2.提示学习方法

(1)你们想想写人的文章应该怎么学呢?

写了人的什么?怎么写这个人?表达这个人的什么品质、精神。

(2)人的特点、品质主要是通过写什么来表现的?(事)几件事怎么学?(详写的事仔细学,略写的事简单学)希望同学们能用这样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四、学习第一段

1.看插图(投影)画面上的人是谁?你怎么知道他就是闰土?看图中的少年,你觉得他怎么样?(勇敢)

2.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请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大家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什么?请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板书:景 人 猹

3.景和人之间用什么词连接起来的?“其间”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地方?

4.浮现在“我”眼前的闰土是什么样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他的勇敢?(尽力、捏、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越写猹的伶俐越说明少年的勇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 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