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11-01 11:49:12 | 浏览次数: 21018 次 | 栏目: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10、没听出来价值、份量、感情。再读——(课题)

  【评析: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看图——读文——感悟”,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懂得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的道理。】

  四、表达“沉默”的真谛

  1、这份可贵的沉默后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呢!瞧:一分钟后,

  (出示句子“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2、什么叫“赦免”?(一点儿都不追究责任了,彻底解放了。)

  3、回忆一下,获得“赦免“前大家沉默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惭愧,不好意思,后悔)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也可以感受到他们沉默时的惭愧与后悔呢?

  4、这些心情都是比较沉重的。“那么赦免后”大家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从哪里看出?这种轻松来自于心灵的“赦免”,感情的“赦免”。

  5、将你被赦免后的轻松读出来。

  【抓住赦免一词,体会知错就改后的轻松。】

  五、实际行动回报爱

  1、在沉默中,文中的孩子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的爱。更可贵的是,他们能够以实际行动,用各种方式去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你们看,不久,学校开家长会了,爸爸妈妈们如约而至,不约而同地说道:“我那小家伙真懂事了呢!”“他祝我生日快乐!”“他送我礼物!”“他给我写信,教我不要烦恼!”“他会体贴人了!”

  2、幸福洋溢在了爸爸妈妈们的脸上,老师从你们的眼睛里也看到了你们改正错误的决心,老师相信你们会和文中的小朋友做得一样优秀。

  3、(放《爱的奉献》)看,孩子们。在沉默中,我们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的呵护;)在沉默中,我们学会了(享受爱的同时去关爱父母,奉献爱;)在沉默中,我们共享幸福,共创欢乐。这是一种怎样的沉默?(“可贵的”沉默)再说一遍(“可贵的”沉默!

  4、你们作为孩子在沉默中有所收获,我作为老师也同样有着巨大的收获。大家知道吗?做老师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对,是你们的每一份成长,)今天的沉默中,老师看到了你们成长,享受着耕耘的快乐,这正是老师最大的快乐。

  5、(出示最后一句话)所以谁能帮我把这份感受读出来!指名读,

  6、范读。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语。你能感受得到吗?让我来听一听吧!齐读。几十年来如一日给我们无尽的爱与呵护,作为子女的我们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力赡养父母,但我们也应该可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7、其实,关心父母,回报他们的爱,不仅仅在于一次生日的祝贺,更应该随时随地地向他们表达我们的爱意。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走出文本,情感升华,让学生明白,要在平时的点点滴滴的行动中去表达爱)

  8、孝敬父母,感恩他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二十四孝的故事传为佳话,世代名扬。王祥卧冰求鲤,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郭巨埋儿奉母,三国时期陆绩怀橘遗亲,东汉黄香扇枕温衾,晋朝人杨香扼虎救父。(欣赏二十四孝图)古人尚且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我门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更应该学会感恩,孝敬父母。我相信大家一定会用行动把这个孝字写得更红,更大,使孝字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依然散发出灿烂的光辉。

  【教学反思】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当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孩子们热闹——沉默——热闹的变化后,再辅助于课件: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然后是学生的真情倾诉,看得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感动了,懂得了不但要回报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这种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的人文培养应该说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好就好在这种人文素养的培养并没有离开书本,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插图、字、词、句也就是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这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是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最需要的。

  二、以生为本,朗读感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体现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主要的途径。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人物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内涵,在读中努力产生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可以说,本课的设计符合了这个要求,有课题感悟、品读感悟,展读体悟,悟读延伸,使学生在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教学效果方面

  老师教态自然、亲切,是一位很和蔼、很温柔的老师,板书简洁、扼要,多媒体课件适时、适度、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渲染了气氛,减少了学生生理、心理的疲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展示了现代教学手段的特殊功效。课堂结构清晰,检查预习——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体现了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不足之处:

  1、朗读指导要到位,要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轻声读法不够准确。

  2、出示了课文插图,抓住了课文内容,如能让学生体会一下此刻学生的心情就更好了。

  总而言之,这节课学生参与意识强,倍受学生的喜爱,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