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指导女生齐读。
学生行为:(1).自由读文.抓住“哇的一声”。
(2).读出着急哭诉语气。
设计意图:演示让学生如临现场,感受真切;多种形式的读,减少学生单调枯燥之感。
教师行为:3.引导学生学习7-9自然段。
(1)指导学生默读第7段,找出并划一划“爸爸知道画被弄脏后是怎么做的?
师:“是呀,同学们,刚才的玲玲还意气风发,喜气洋洋,而一刹那却心急如焚,不知所措,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的主人公玲玲以及她的爸爸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6、7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相机出示两组句子:(1)爸爸看了看。
(2)爸爸仔细地看了看
(1)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2)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师:“你发现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去掉这些加点的字行吗?”
(2)读一读在爸爸启发下玲玲处理画的句子,并演示墨点变为小花狗。
师:“那么这两幅画,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读到这儿你想对大家说?
小结:是呀,玲玲的爸爸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对玲玲说___
学生行为:(1)默读第7自然段,画出爸爸的句子,玲玲的句子。并对比老师出示的两组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体会词语的准确表达及丰富内涵)
(2)可能会认为“画了小狗的画”好,有生气!
(3)自由说 接读第八自然段爸爸的话和第九段的话
教师行为:4.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学生行为:4.自由发言
六、总结本课 布置作业
教师行为:1.总结本课
师:同学们,故事学完了,说说你的收获吧!
2.布置作业:(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2)读“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故事。
学生行为:1.自己总结:可能说学到的词或者爸爸说的那番话。
2.课后完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我小结的能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坏 动脑筋 好
课后作业:
我会填
看见了吧,孩子,许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 ),( )往往会变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