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教案设计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1-01 11:53:31 | 浏览次数: 68218 次 | 栏目: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01020304050607080910
11121314151617



板书设计: 15 画风





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
课后回顾及反馈:
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题 10 葡萄沟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思想教育要点:增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课文,体会课文蕴涵的情趣,识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课文,体会课文蕴涵的情趣,识字。
教法选择:自学、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不光有美丽的日月潭还有很多有名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好地方(板书葡萄沟识字:沟 ) 2、读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呢?自已读一读文。二、识字指导。 (1)小朋友们,大家一定知道了很多东西吧,我们就先把它保留下来,请再读课文,从中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 (2)看地图。查找地图识字:疆、鲁、番、维、吾 以旧带新识字:难堆准谁-维 语-吾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堡、沟 (4)形近字对比识字:密-蜜 (5)编字谜、猜字谜识字:多一字线句(够);弟弟站在木头边(梯)。 (6)联系生活识字:梯(电梯)、维(维生素)、蜜(蜂蜜) 三.写字指导。 (1)发现规律。 “双胞胎”:蜜—密(形似) 沟—够(音近) 同偏旁:搭—摘 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 (2)重点指导。 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关排。 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第二课时:一、导入: 1、小朋友们请看下面的内容,看谁能读准 hǎo(好地方) gàn(干活) fēn(分开) dīng(钉子) hào(好客) gān(葡萄干)fèn(水分) dìng(钉着) 2、谁能说说从上节课的初读中,你心中的葡萄沟是什么样子的?二、朗读感悟 1.集体学习。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看看这三个地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自主学习。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真个好地方呢?带着问题自主读书。 3.合作学习。在小组内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展示学习。赛读课文,表现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自己喜爱葡萄沟的情感。 三、积累运用 1.是哪些语句使你喜欢上葡萄沟的?找出来读一读。 2.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3.看插图说几句话,比比谁用上的词语多(喜爱、茂密、枝叶、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热情好客……)。 四、实践活动 1.话说新疆。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者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说你所知道的新疆。可以说新疆的人,新疆的物产,新疆的自然风光和新疆的风俗习惯。有条件的,还可以品尝一下新疆的葡萄干,再写上一两句话。 2.借课后练习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行、生产和建议成就等),准备在本组语文园地里展示和交流。

板书设计: 10 葡萄沟





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
课后回顾及反馈:

,
01020304050607080910
11121314151617


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题 9 日月潭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思想教育要点: 教育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并且有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课文,体会课文蕴涵的情趣,识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课文,体会课文蕴涵的情趣,识字。
教法选择:自学、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揭题1.出示中国地图与课文插图,板书课题。 2.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可结合插图或课文第一句话理解)。 (二)初读识字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翘舌音“筑”。另外,注意“绕”读第四声。(2)对照图画读课文,感知字义词义。(3)用多种形式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巩固生字。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隐隐约约、一片朦胧、建筑、仙境。(4)变换语言环境识字。读词语,找出生字:花环、五环旗、围绕、茂密、隐藏、筑路、环境、明晰。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朦、胧、境”。 3.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坏—环、镜—境。用镜、境进行扩词练习,帮助区分字义。 4.游戏巩固识字。(1)抢摘“丰收果”: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读字,其他几个人找出字并用字组词,找得快、组词多的获得字卡,比比谁的收获大。(2)夺红旗: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和翘舌音“筑”不易读准,采用“夺红旗”的形式,借助拼音使学生再一次明确读音。在小黑板上画出两个台阶,台阶上是字,台阶下是两个可供选择的读音,分两组进行选字比赛,选得最快最准的小组即获得台阶上的红旗。(3)看部分猜整体:两个同学合作,一人遮住字的一部分,另一个人根据露出的部分猜猜是什么字。三、写字指导。(1)巩固读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六个翘舌音的字(展、纱、绕、胜、省、盛),其中胜、盛同音,建议书写前指导学生反复练读,以巩固读音。(2)发现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些能帮助认记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规律。如:同结构:六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上下结构,三个半包围结构。同偏旁:纱 绕 约新旧联系:岛—鸟 纱—沙 绕—烧、浇偏旁比较:建—迈、迷、迹、追(3)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展:竖提左边不要多写一撇。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第二课时:一、导入:汇报了解的有关日月潭的资料。二、朗读感悟 1.以情激情。教师深情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提出问题。 2.自读感悟。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读读有关段落。(2)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多读几遍有关的段落。(3)读课文,想想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想告诉我们什么? 3.合作交流。给小朋友讲讲通过读书,你了解到的有关日月潭的情况;给小组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自己喜欢的语句。 4.赛读课文。听听谁能把日月潭的美景通过读表现出来。朗读第二自然段,突出“圆圆的”、“弯弯的”、“太阳”、“月亮”,抓住这两个比喻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5. 自由选择朗读“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6、引导背诵。让学生说说最喜欢课文的哪部分,引导他们把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读给好朋友听。再图文对照读课文,借助图画和文字的提示练习背诵。画和文字的提示练习背诵。(三)积累运用1.激发积累兴趣。你喜欢日月潭吗?为什么?课文中用哪些词句写出了它的美丽?把这些词句画出来,收集到你的“好词佳句锦囊袋”中。 2.教给积累方法,鼓励运用。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记在小本子上,快和这些好词交朋友。好朋友要多见面,在说话或写话时别忘了用一用它们。 3.给予展示的机会。给同学读读课后练习“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或自己收集的词句。建议积累以下词语、句子。隐隐约约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蒙蒙细雨风光秀丽 点点灯光 湖水碧绿 太阳高照 许许多多展现 周围 轻纱 附近晨星 倒映 清晰 朦胧(1)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四)实践活动1. 围绕日月潭说一两句话。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台湾在我心中”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小展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