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实录)
上课。
师: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的名作《故乡》(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集体背诵故乡的冬景“时候既然是深冬”和昔日瓜田夏日“这时候”两节(以旧知中与本课新知密切相关的重点导入新课)。
生:背诵(略)。
师:同学们背得很好。你们看,一个是深冬的黄昏,天气阴晦,冷风呼呼,暮色苍黄;一个是仲夏的月夜,天空深蓝,圆月金黄,瓜田碧绿。一个是荒村萧索,没有一些活气;一个是英俊少年,充满朝气。一个叫人无限悲凉,一个却叫人感到神异而向往。故乡的面貌变化如此之大,那么故乡的人又怎么样呢?
生(全体):也变了。
师:对!那么你们认为变化最大的人是谁?这篇小说对谁着墨最多?
生(全体):闰土。
师:大家回答正确。我们知道,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主题思想的具体体现。作者在表现主题时采用了前后对照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根据课文的特点,从人物形象的对照(板书加点字)入手,在形象的对照中分析主要人物并领会小说的主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作者表现闰土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对照?
生:我认为作者表现闰土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了对照。
师(点头):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在神情方面也进行了对照。
师(投影仪显示加点字):你补充得很好。让我们先看外貌吧。少年闰土的外貌怎么样?请大家尽量不要看书,凭记忆来回答。
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师(点头)(投影仪显示加点字):少年闰土是这样的活泼可爱,那么中年闰土的外貌又怎么样了呢?也不要看书,凭记忆来回答。
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
师(投影仪显示加点字):你的记忆力也不错。作者先从外貌的变化,写闰土变化之大,使“我”一见就“非常吃惊”,他已经远远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这样对比着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闰土生活很苦。
师(点头):闰土生活的困苦又说明了什么?是否因为闰土的好喝懒做?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同学们讨论回答得很好。闰土生活的困苦的确不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闰土生活的困苦说明了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贫困(板书加点字)。
师:“日趋”、“日益”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生:“日趋”是“一天天走向”的意思。
生:“日益”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的意思。
师(点头):请同学们看课文,“我”见到儿时的朋友,心里很高兴,但“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叫了一声:“阿!闰土哥,──你来了?……”这是为什么?
生:“我”看到闰土是如此的困苦,感到吃惊,“我”是来辞别故乡的,闰土是来辞别“我”的,久别重逢之后马上又要分手的伤感,所以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师:很好!从你的回答可以看出你很会思考。那么这时闰土的神情呢?
生: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师(投影仪显示加点字):欢喜和凄凉本是对立的,怎么能同时出现?
生:因为闰土见到儿时的朋友,心里很高兴;可是痛苦而艰难的生活,沉重的负担,又使他感到凄凉。
师: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那么他说话后的神情如何呢?
生: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师:闰土明明是一个大活人,为什么现在成了“石像一般”?
生:因为痛苦而艰难的生活,沉重的负担,把闰土变麻木了,他对生活没有了希望,所以现在成了“石像一般”。
师:你分析得很好!其他同学有补充的吗?
生:我认为闰土受到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他把“我”当成了“老爷”。
师:你补充得很好!那么少年闰土的神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很怕羞,只是不怕我,很高兴,无忧无虑,我问一句,甚至没有问,他就滔滔不绝,便说出了许多天下的新鲜事。
师(投影仪显示加点字):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神情有着惊人的变化,现在的闰土全无少年时的聪明勇敢、活泼开朗的神情,虽说现出重见友人的欢喜,但因精神的麻木、生活的困窘和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变得凄凉、呆滞、恭敬。那么听到闰土恭敬地叫“我”“老爷”后,“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请一个同学解释“寒噤”的词义。
生:“寒噤”的词义是“因为受惊而身体颤动”。
师:对!“我”为什么打了一个寒噤?
生:因为“我”听到闰土恭敬地叫“老爷”。
师(点头):少年闰土称“我”什么?
生:迅哥儿!
师:中年闰土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随便地叫“迅哥儿”到恭敬地叫“老爷”,要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闰土他认为少年时的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少年时情真意切,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如今却变成“老爷”和“下人”的主仆关系,怎不令人打起“寒噤”?
师:这“老爷”两个字使“我”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