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九年级语文辅导再教《故乡》

再教《故乡》

11-01 12:05:13 | 浏览次数: 30618 次 | 栏目:九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九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再教《故乡》,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谭小秋       鲁迅的《故乡》我教了很多次,一般是按照人物的前后对比描写,重点抓住“变”字,考察人物性格变化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从而理解主题。

  这次教的时候,因为看了外国语学校潘晓珑老师的教学设计,还有教参里的内容,想在教学时新加主题的讨论:农民说、轮回说、隔膜说、辛亥革命说,但考虑到这些问题有点深,学生不一定讨论得起来,所以上课的时候重点是讨论“我希望的新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涵盖以上这些主题说。而最终学生们自然会问到:“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是什么意思?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是什么意思?鲁迅对希望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因为对第二个问题有点困惑,回到办公室,我们就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就有了林洁所描绘的激烈的讨论场面。

  季禾禾老师因为受过叶世祥老师的启蒙,对鲁迅的理解比我们要深入一点,她认为《故乡》表现的是孤独中的绝望,鲁迅的孤独是没办法解决的,课文最后所加的尾巴是无望的希望。林洁也拿出了实验中学杨聪的教学设计,杨聪认为教《故乡》应该从“走”入手,姑且走走看,并以鲁迅的《过客》作佐证。我们的讨论以我的“我教了那么多次,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很难扳过来”而结束。第二天,季禾禾给我带了一本《天涯》,叫我看里面的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我的对鲁迅的认识有所突破,而且也看到了鲁迅在不同的文章里对希望的描写。

  以下是散文集《野草》中的《希望》片段:

  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 Petofi Sandor(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么?

          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

          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这又是在《过客》中看到的文字: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

  “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那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今天连一个小水洼也遇不到,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缘故罢。”

  这两段文字,出现了关于“希望”和“路”的描写,路是“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而“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的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它像“娼妓那样蛊惑你”,但就是如此,“我”还要行走,“我”还要去“陆续地耗尽我的青春”,“我”还要通过行走反抗虚无,是因为“我”的内心没有安身立命的家园,“我”的灵魂是无家可归的漂泊的灵魂!“我”精神的故乡正在失去,“我”要寻找,明知道前面是坟地也要走下去,明知道自己的血将耗尽也要走下去。正像学生所说的,对生活体验的越深,他的痛苦也就越深,先知者是最痛苦的,别人可以“辛苦恣睢”而生活,闰土们可以“辛苦麻木”而生活,“我”只能“辛苦辗转”而生活。为了那茫远的希望,这可能是鲁迅的伟大和可贵之处。

  我想经过这一番讨论和再阅读,下次再教《故乡》时,我的认识会更深入一些。
TAG: 故乡  

《再教《故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