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22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计划两课时授完。今天上午上第一课时,我花了35分钟时间供学生自行阅读,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标题,又形成3个问题供学生在课外进一步深入阅读。第二课时准备主要供学生讨论阅读的所得。请各位老师帮我评评,我这样上好不好?
今天开始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篇课文。今天上的是第一课时。
沿用上一学期上阅读课的办法,一开始上课,我什么都不说,不给任何与课文内容直接相关的提示或暗示,连常规的“导语”都没有,直接发了一份16开的通用《学案》,重复了一番自读的要求之后,就让学生开始自行阅读课文、自行分析、自行领悟和讨论了。一节课45分钟。这节课,我给学生自行阅读的时间是35分钟。学生自读期间,我在教室里,对68位同学的阅读情况逐一巡视,及时帮助阅读碰到困难的学生解决困难,偶尔进行方法提示。巡视期间,脚步尽量放轻,指导声音尽量放细,尽量不影响学生的自读和讨论。
【自读要求】
第一遍:略读作品
1、认识生字、生词,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对不懂的字词,标记出来,等待查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解决。
2、初步了解作品基本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3、了解作品的文体、主要写法、语言风格。
4、给段落标上序号。
第二遍:解读作品
1、了解作家作品。
2、理解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圈点勾画,分重要的、精彩的、有疑的、失败的各种类型,采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并作必要的注解。
3、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4、体味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5、理顺文章脉络。
6、思考课后题,初议课后题答案。
7、填写《学案》。
8、与周围同学交流,验证自己的阅读所得。
9、轻声试读作品,注意读音,并揣摩按照自己的理解,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速度、节奏、轻重音来再现作品的内容。
【关于《学案》】
《学案》是我自己设计的、专供学生自主阅读用的辅助工具,没有复杂的表格或内容填写要求,只提了几个与学生的阅读、思考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思考。提出的问题如下:
1、这篇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篇作品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运用什么顺序来组织内容?
3、读了这篇作品,你有什么疑问?
4、读了这篇作品后,你认为:
⑴ 哪些地方写得很精彩?为什么?
⑵ 那些地方写得很失败?为什么?
5、读了这篇作品后,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或者,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
35分钟的时间悄悄地过去了,在学生不停地、专注地阅读、思考、勾画、标注、填写学案和小声讨论悄悄地过去了。35分钟一到,我立刻中止自读,因为剩下来地十分钟要派作他用。在提示还没有完成自读任务的同学要利用课外时间继续自读之后,我开始了剩下十分钟的“讲课”。
“在刚刚过去的35分钟里,绝大部分的同学们都做得很不错。35分钟的时间,用来阅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大家能读懂、读通,那时非常了不得的。我第一次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备课时阅读这篇作品,用了一个上午差不多3个钟头的时间。仅标题,我就研究了30多分钟。(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有时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往往能够看出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双眼睛里,同学们能够看到什么呢?”
学生陷入沉思。
我继续引导:“初看,我们可以了解:1、这标题有9个字;2、这9个字是汉字(学生哄的笑了);3、这9个字的意思我们明不明白?”
“明白。”学生轰然回答。
“那它有什么意思?”我一字一顿。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什么?”
“两个地方。”
“‘从……到……’表示什么?”
“表示地点的变化。”
“从标题中能不能看出鲁迅先生该写什么内容?安排什么顺序?(学生静思)……譬如《从校门口到生物园》(板书),这标题要写什么内容?”
因为举的是学校的实景,学生很快回答:“写从校门口到生物园看到的景色,运用空间顺序,移步换景。”
“《从早晨到夜晚》呢?(板书)”
“写从早晨到夜晚的景色变化,用时间顺序。”
“也可以写事情的发展变化。”
“都对。那么,大家说,鲁迅先生该写什么内容?”
“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板书:百草园、三味书屋)
“写它们的什么?”
“它们的样子……在那里的生活。”(板书:两词后面标上问号)
“还要写出为什么要从百草园来到三味书屋。”(板书:在两词中间标上问号)
“好,大家刚才仔仔细细的阅读了这篇课文,文章写的是不是就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生齐答“是”)请大家把它‘砍’成两截,分到哪里?”
生齐:“8段。”
生杂:“9段。”
抓住这一契机,我立刻问:“有不同看法。9段写什么?”
生齐答:“过渡段。”
我立刻点明相关知识:“过渡段的归属,主要看它的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是总结上文的,一般划入上段;主要是引出下文的,划入下段。9段主要是什么?”
“主要是引出下文,划入下面部分。”
“好,现在我们归纳一下。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标题中我们分析到作者必然主要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内容,在作品中必须写清3个问题:7、百草园的怎么样?2、三味书屋怎么样?3、为什么要从百草园转到三味书屋?这3个问题留给同学们可后进一步阅读分析,连同《学案》的填写。明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篇作品。”
至此,恰好下课铃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