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状元成才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状元成才路)

11-01 11:51:25 | 浏览次数: 191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三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状元成才路),
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现在想起来,真自觉小家子气。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情谊,真是情趣无限。
⑥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吧。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
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⑧玉兰花对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7.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哪些美好感情?请分条概括。(3分)
18.选文第⑤段,写自己的“小家子气”,有哪些作用?(3分)
19.选文第⑥段写到“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美丽”的含义是什么?(3分)
20.请对选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任选一句加以评析。(3分)
(1)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2)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
2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给上面这篇文章另拟一个题目。(2分)
三、写作(50分)
22.我们每天都要接受老师的教诲、父母的教导、同学的劝告……你对这些“话”有什么感受和
认识?哪些让你难以忘怀,为什么?
请以“教诲”“教导”“告诫”为话题,自选一项,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刨优检测卷
1.B
2.(1)编次
(2)才
(3)挟持、控制
(4)惩罚
(5)用鱼网捕
(6)对、正确
3.B【解析】正确划分是:五十弦/翻/塞外声。
4.B【解析】A项中,第一个“书”是名词,即“字条”,第二个“书”是动词,指“书写”;B项中,两个“之”均为代词,指“他们或他”;C项中,第一个“次”是“编次”,第二个“次”是“军队驻扎”;D项中,第一个“谓”是“说”,第二个“谓”是“对……说,告诉”。
5.(1)而且压抑
(2)失败凶猛而放肆
(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言行品德恶劣
(4)深感遗憾极为憎恨
【解析】古今异义词的古今意义解释要靠平时积累,结合其在古文中的具体语境来分析。
6.(1)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藏洲
(2)A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4)西汉司马迁<史记》纪传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士刘向
(6)婉约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豪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解析】正确的记忆、准确的书写及深刻领悟词的内容、思想感情、意境等才是解题的关键。
7.示例:(1)诸葛亮充满智慧空城计兰顾茅庐电脑展示图片
(2)李白博学多才、蔑视权责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朗诵诗文:
8.形象地写出了太守出猎的雄姿、壮观的场面以及高昂的情绪。
9.B10.“狂.’。示例一:“亲射虎,看孙郎”写出了词人的雄心万丈,意气风发。示例二:“会挽雕弓如满月”写出了词人的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11.(1)喜爱(2)有人
12.④
13.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14.①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⑦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
15.①杨震拒受王密金十斤;
②杨震不为子孙治产业。
16.好学,廉洁,公正等。
【解析】评价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7.(1)乡情(2)友情(师生情,同学情)
(3)爱情(4)亲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归纳概括能力。
概括起来就是亲情、爱情、友情和作者浓浓的乡情。
18.(1)与父亲和家人的“大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2)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我”的“小家子气”符合“我”的年龄特征)。
19.“我”的父母恩恩爱爱、和和荧美。
【解析】第6段中的细节描写“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意在说明父母的恩爱是一种美丽。
2O. (l)a“我又闻到花香哦”写出了老师亲切、幽默的形象;。
b-个“又”字很含蓄,说明送花是经常的事。
(2)形象地写出了“我”享受生活的愉悦心情。
21.示例:花缘、玉兰飘香、美丽的玉兰花。
22.【例文】
忠富何必逆耳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意思是质,量好、治病效率高的药物味道一定很苦。还有一句:“忠言逆耳。”
意即劝人改过从善的话一定不好听,不顺耳。然而我却认为: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非一定要逆耳。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各种新技术很快用于日常生活中。药品也从患者利益出发,在方便患者服用方面作了许多改进。本来,药的确是苦的,正所谓“苦,方能治病;苦,方能树人”。然而,良药苦口,太难下咽,尤其是儿童,闻苦色变,即使良药也不吃,病怎么治呢?所以药剂学家就在苦药里加上糖蜜或在苦药外面包上一层糖衣,制成了糖浆药或糖衣片药等。
不但药效不减,而且深受患者喜欢。因此说,良药未必苦口。忠言逆耳,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忠言真的逆耳吗?先不要轻易下结论,且看上海某公园,为了保护园内花草树木,在地上围了篱笆,到处插了禁止搞花的木牌,但一段时间下来,收效甚微。后来园内工作人员把术牌上的字换了,写上“爱花的人请让花留下”。原来刺眼的话一下子变成了顺耳的忠告,游客乐于接受,都自觉地保护花革树木了,因为有谁不愿做一个“爱花人”呢?
可见,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不一定非得逆耳,最重要的是看你对待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如何。
只要方法得当,同样可以解央问题,获得成功,甚至还会取得始料不及的成功呢!
所以,人们长久流传的那句古语应改为“良药甜口也治病,忠言顺耳更益行”。

点击查看: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汇总

编辑推荐: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教学设计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manfen6.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上一页  [1] [2] 

TAG: 年级语文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