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四川开江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四川开江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11-01 12:35:42 | 浏览次数: 485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三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四川开江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内容预览: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题
命制:四川省开江中学 黄宗仁
语 文
(本试卷共三个大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词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佝(gōu)偻(lóu) 田圃(pú) 心无旁鹜(wù) 面面厮觑(qù)
B.拮(jié)据(jū) 汲(xī)取 断章取意 锲(qiè)而不舍
C.诘(jié)难 抽噎(yē) 呼天抢(qiǎng)地 无与伦比
D.桑梓(zǐ) 栈(zhàn)桥 根深蒂固 恪(kè)尽职守
2.能使下列语意顺畅、连贯的一组短语是:( )(2分)
实施素质教育有赖于、或者说根本受制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人说,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奇妙的大地,播下 ① 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 ② 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 ③ 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 ④ 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主宰每一个学生命运的人。
A、①思想 ②性格 ③行为 ④习惯 B、①思想 ②行为 ③习惯 ④性格
C、①行为 ②习惯 ③性格 ④思想 D、①性格 ②行为 ③习惯 ④思想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括号内词语替换后意思有改变的的一句是( ) (2分)
A.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自命不凡)
B.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铭肌镂骨)
C.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求全责备)
D.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声嘶力竭)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体型,突出了“瘦”。)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比喻、对偶、拟人,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无畏的气概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C.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夸张,活画出该邻居讨好范进的小市民嘴脸,揭示了胡屠户对没中举人前的范进极少帮衬的嫌贫爱富的本质。)
D.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反复,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状态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
5. 根据诗词曲的基本知识,横线上应该填上的一句是( )(2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A.泪千行 B.惟有泪千行 C.有泪千行 D.惟有千行泪
6.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要求:句序合理,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分)
①人们要学会辨别真伪,提高警惕性。
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③网上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售后服务欠缺。
答: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
答:① →② →③ →④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2分)
答:
8. 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每空0.5分,共4分)。
⑴爱国之情,人所共有。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抒发忠君爱国的雄心壮志;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 。这些蕴含古人炽烈情感的名句,感动着无数的读者。
⑵“愁”是古人常抒发的一种情绪,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 , ”表达了浓郁难载之愁,在《醉花阴》中又说“莫道不消魂, , ”, 表现自己相思成苦,憔悴不堪,意境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感悟(40分)
(一)阅读《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完成11-14题。(14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9.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2分)
答:
10.文中指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其充分的理由有哪两点?(2分)
答:①

11.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两句话中黑体词语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12.为什么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呢?(2分)
答:
13.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应如何理解这一结论?(3分)
答:
14. 仿拟是英语语言学分支修辞学的重要修辞手法。它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词语、句子来,以使语言生动活泼,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妙趣盎然。请从下面的两个仿词句中任选一个赏析其表达效果。(2分)
(1)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答:
(2)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答:

(二)阅读下篇两篇文章,完成15一19题。(14分)
【甲】却说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故,众老人答曰:“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门人赶打!”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喧闹,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玄德忙去观之,见绑缚者乃督邮也。玄德惊问其故。飞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旁边转过关公来,曰:“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玄德乃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曰:“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督邮归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玄德、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恢见玄德乃汉室宗亲,留匿在家不题。

[1] [2]  下一页

TAG: 中学  年级语文  四川  开江  

《四川开江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