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2017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

2017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

02-21 17:25:06 | 浏览次数: 738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三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2017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古诗文中富含哲理的诗句很多,请试举出两例。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句子,《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很多诗词中流露出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请你再写出连续两句描绘田园风光的名句.
古诗词中运用典故的句子写出三句及作者、出处。
作者 出处 。
作者 出处 。
作者 出处 。
借物抒情的古诗词(文)中的名句不少,请写出一句并写出借什么物,抒什么情,及作者。
句子 。 借物 抒发 作者
“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 , 。 ” 作者 。
请你再找出两句与“酒”有关的诗句及作者,并写出诗人借酒抒发了怎样的心情。
诗句 表现 ;
诗句 表现 ;
辛弃疾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写出了许多体现豪放风格的词,请再写出两句并写出表现的是什么?
表现
表现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 ,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 , ”的美好祝愿。
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或借“斜晖”诉愁肠:“ , 。 ”(温庭筠《望江南》);或以“夕阳”衬游子:“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或描绘“落日”奇观:“ , ”(王维《使至塞上》);或渲染“落霞”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借登山、观海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就“登山”或者“观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皆可)
现代文部分
1、《沁园春·雪》中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展现北国奋发的态势,竞争的活力的诗句是: , , 。
2、《沁园春·雪》中象征革命的光明前途,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乐观精神的诗句是: , , 。
3、《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 。
4、《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
5、饱食终日, ,难矣哉…… ,言不及义, ,难矣哉。
6、用志不分, 。(《庄子·达生》)
7、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8、其为人也, , , 。(《论语·述而》)
9、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 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 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 而生活。
10、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 ;
, , 。
11、读书足以 ,足以 ,足以 。……狡黠者 ,
,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读书使人充实, ,
。……读史使人明智, , ,
, ,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2、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

Section targeting

文言文阅读
(一)(21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用原文句子填空。
(1)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2分)
(2)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所采取的策略口号是 。(2分)
2.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有两个,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 (2分)
A。宜多应者 功宜为王 B。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C.皆指目陈胜 卜者知其指意 D.之次所旁丛祠中 皆次当行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吾/闻二世/少子也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5.解释下面加点字词 (2分)
(1)度已失期 ( ) (2)等死,死国可乎 ( )
(3)为天下唱 ( ) (4)陈胜王 ( )
6、.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7.联系全文,你觉得陈胜在反秦斗争中有哪些卓越才能?(3分)
答:
(二)(19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给下列字注音(2分):怫( )跣( )祲( )缟( )
2.此段通过____的形式,塑造了秦王和唐雎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秦王的 和唐雎的 都表现的淋漓尽致。(3分)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②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末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
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与臣而将四矣。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2分)
6、、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至少列举出两例:(4分)
(三)(20分)亮答曰:“自董卓 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 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1)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 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