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金钱的魔力》教学实录

《金钱的魔力》教学实录

11-01 11:53:31 | 浏览次数: 86118 次 |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金钱的魔力》教学实录,

  第二天上午大约十点钟光景,我饿着肚子正沿波特兰大道往前蹭。这时候,一个保姆领着孩子路过,那孩子把手上刚咬了一口的大个儿甜梨扔进了下水道。不用说,我停了下来,满含欲望的眼光罩住了那个脏兮兮的宝物儿。我口水直淌,肚子里都伸出手来,全心全意地乞求这个宝贝儿。可是,只要我刚一动弹,想去拣梨,总有哪一双过路的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我自然又站得直直的,没事人一样,好像从来就没在那个烂梨身上打过主意。这出戏演了一回又一回,我就是得不着那个梨。我受尽煎熬,……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描述这时的“我”,你怎么说?

  生:饥寒交迫、身无分文、形如乞丐、饥肠辘辘、穷困潦倒……

  师:托德的眼睛多犀利啊,他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处境,说不定,在“我”等他招呼的时候他的脑子中已经转了无数圈,我听到了,他在心中说──

  生:哪里来一个穷人,还进我们店买衣服,哼,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能不能买得起。

  生:真倒霉,怎么这样的人来买衣服?我不能卖给他,他一定付不起钱!

  生:对,我不理睬他,让他自己没趣走开。

  生:我得给他看最难看的衣服,对他说最难听的话,把他赶走!

  师:所以,他才摆出一副刻薄的嘴脸,说──(齐读托德的话)

  师:谁能有一句话把黑板上得来两个词联系起来?

  (上帝、魔鬼)

  生:因为没有钱,我从上帝变成魔鬼。

  生:金钱把上帝变成魔鬼。

  生:金钱具有魔力,能把上帝变成魔鬼。

  师:但是,当我把钱递过去,托德的那张脸啊,马上发生了变化,我相信这张脸的变化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拿起书,一起读──(生读)

  师: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一下托德的表情。

  生踊跃:眉开眼笑、笑容满面、笑容灿烂、笑得合不拢嘴……

  师:同样是写笑,我们平时都怎么写?

  生: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生:笑得脸上开了花。

  生:笑得脸像一个红苹果。

  师:马克吐温先生怎么写的呢?(生读)发现什么了么?

  生:马克吐温写笑是抓住皱纹来写的,有折纹,有皱纹,有螺旋纹。让我们读者感觉到有点可怕。

  生:虽然是在笑,但我们感觉笑得一点也不好看,很滑稽。

  生:让人讨厌。

  师:你们的意思是──

  生:没见过这么写笑的。

  生:感觉写得很与众不同。

  生:从笑中就能感受到这个人很狡猾。

  师:我想,“狡猾”如果换成“奸猾”也许会更准确。我明白了,你们觉得抓住皱纹写的方法很妙,是么?其实,还有更妙的地方呢!看看这是什么?(出示熔岩图片)这就是火山喷发后平地上凝结起来的熔岩。仔细看看它有什么特点,记在心里。再往下读读课文,相信你能发现更妙的地方。

  生:“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这句话写得妙。凝结起来的熔岩十分难看,如果一个人的脸是那个样子,也很难看。

  生:读了这句话,想到刚才看到的凝结起来的熔岩,有折、有皱,看着就让人难受。

  生:而且还爬满蛆虫,让人恶心。

  (学生边说边作出厌恶的神情。)

  生:想起来就让我浑身发抖。

  生:好恐怖的一张脸!

  师:同一张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引起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生齐:钱!

  师:现在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生:这是一张多大的钞票?

  生:为什么这张钱能让托德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师:我们就来看看这是一张怎样的钞票。小说中告诉我们这张钞票是“一百万英镑”。英镑是目前国际上流通的最大的货币单位,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是多少呢?我查了一下2006年8月24日外汇牌价:

  出示:

 
  100英镑=1501.3人民币  

  师:如果不考虑贬值问题,两百多年前的一百万英镑相当于今天的一千五百万人民币。

  (学生惊叹。)

  师:百万英镑在十九世纪初(1800年)是个什么概念呢?我查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也就是比小说所写年代晚50年,大约是1850年左右英国的平均工资,当时人均月收入72英镑,年薪约860英镑,那么,百万英镑应该是一个人多少年的工资呢?同学们不妨算一算。

  (学生紧张的计算,然后窃窃私语,很多孩子不相信的样子。)

  生:1000多年。

  师:也就是说一个人从生下来就开始拿工资也要工作十个世纪还要多才能换来这一张钞票。所以,在托德的眼睛里,这简直是一张天文数字的钞票啊,难怪他在接钞票时──,(读)在看清数字时,这个笑容──(读)

  师:老板呢?他看到这张钞票的表现又是什么呢?

  生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 教学  

《《金钱的魔力》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