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二年级语文辅导《三个儿子》教学有感

《三个儿子》教学有感

11-01 12:05:13 | 浏览次数: 33718 次 | 栏目:小学二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二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三个儿子》教学有感,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二小 李科明    

一、充分读,然后问学生,你从哪里看出来水很重?

  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理清重点词,在学生的相互补充下,晃荡、走走停停、痛、酸等词语被标示出来了。这样的处理虽然比较简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很必要的,首先,让学生有这样的印象,句子中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词语,其次,在朗读时有一定的指向,后来学生的朗读中,这些词语被读得较为清晰,最为关键的是,这为下一个环节设置情境,让学生谈感受有了词语的准备和积累,学生在无意中有了目标。

二、情境体验

  教师请一名女同学,个子比较小,当场拎一桶重达七八千克的水,对同学提了这
样两个要求:

  1、观察她拎水时的表现。

  2、心里想好一个问题,呆会儿问这位同学:

   ⑴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她走一走,就停了。

     师一指屏幕,(生齐说)走走停停。

     生:水都泼出来了。

     生:我发现她好累哟。

   ⑵ 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我想问她累不累?

     生:我想问她手痛不痛?

     生:我想问她心里的感觉是怎样的?是怎么想的?

     生:手麻不麻?

     生:我想问她累了,休息的时候为什么不用手敲敲背?

       教师引导那位女同学一一作答。

  3、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是根据重点词中前两个可以通过观察得到,而两个表示个人感受的词语,要当事人说出来才能明白。果然,学生的反应非常热烈。很快说出了走走停停和晃荡的意思,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述,非常明了。而以小记者身分的提问,更是做到了充分二字,从“痛不痛”到“麻不麻”,他们的思考步步深入,已不不仅仅是课文的层面上的意思,麻,只有手在极其痛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这点点滴滴的观察与提问,都在说着一件事:水太重了,妈妈已经拎不动了。

  4、如果仅是到了这一步,还只是对重点句子的说明,但更为巧妙的还在后头,教师此时设置了一个场景:

    如果你就是第三个孩子,为什么要帮妈妈拎那么重的水呢?此刻学生的情绪仍是激动着的,他们说:

    生:我看见妈妈拎水很重,所以帮助她。

    生:男孩子力气大,女孩子小一些。

      (学生都鼓起掌来)

    生:因为我是妈妈的好孩子。

    这样的情境体验是高效的,因为它不仅仅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一次重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得到了体验,因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是多么的出色。

  5、在课即将结束,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看到了三个孩子的表现时,你会说些什么?

    生:有些不懂事,帮妈妈做事是好事。

    生:不是说第一二个孩子不懂事,第一个孩子翻跟头给妈妈看,是想让妈妈快乐些,而第二个孩子唱歌,是想让妈妈舒服些。

    师:妈妈累了,想不想让人帮忙?

    生:想。

    生:第三个孩子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师: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只看见一个孩子。

    老师的想法是让学生说前两个孩子表现不对,只有第三个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于是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老爷爷的话。但在学生的表现上,我们看到,是和老师的预想是有别的。

    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他的话里提到了“好事”,这一方面是可能学生还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还有一种可能,学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里的好事究竟是值得去做的事情,还是我们大人所理解的好人好事呢?如果是前者,那是学生采用了和成人不同的表述,但如果是后者,显然是不合适的。在课上,老师也没有指出,就过去了。如果能追问一句:你所说的是怎样的好事中呢?这样会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这是语文课的根本,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的表达。

    引起我更多思考的是第二个学生的回答。首先,这不是课堂上老师所需要的答案,或是说,老师根本没有想到学生的思考会是这样的,这从后来老师的继续引导可以看出来。但这样的答案的出现,至少是表达了学生的一种思考,是啊,妈妈累了,但孩子以这样的方式──翻跟头、唱歌来帮助母亲解乏,妈妈心里会舒坦了许多,可能也轻了不少,这从课后妈妈老师的交流中也可以看出。但问题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场景不容许这样的表现:水那么重,妈妈那么累,这时,最应做的,就是直接的帮忙呀!语文课本身就是一种学生抒发性灵的舞台,如何提供更多的舞台让学生去表现,是教学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更何况,当学生有了不同的生成,且是极有价值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宏扬,是激励,

  我们的教学设计,就是在这样的精心雕琢下,才有了生命力,才有了为学生所热爱的课堂。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