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试卷中心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6.一厘米·练习集【免费精品】(2套)

6.一厘米·练习集【免费精品】(2套)

10-01 01:26:47 | 浏览次数: 104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试卷
标签:初中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manfen6.com 6.一厘米·练习集【免费精品】(2套),

www.manfen6.com——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 )罚 ( )裂 ( )惜 ( )

( )料 挑( ) ( )诺 逻( )

( )持 ( )头 骄( ) ( )刻

( ) ( )笑 脱( ) ( )自

( ) 内( ) 反( ) 无( )

2.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

(2)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3)形容因疑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

(4)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办事)。( )

(5)本指狡猾奸诈,这里指耍小聪明。( )

(6)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若稳若现( ) 全力以仆( ) 战战克克( ) 设生处地( )

声色俱励( ) 斩钉戳铁( ) 无可置移( ) 狐立无援( )

陪偿( ) 兴高彩烈( ) 不依不挠( ) 杉杉有礼( )

4.下面一段话的正确顺序应为

优秀的书籍给予我们的东西, ,使人对生命的尊严肃然起敬。

①是做人必备的才能和勇气 ②而是生存的目的 ③不是单纯的知识 ④并唤醒我们的心灵 ⑤也不是瞬间的刺激

5.文学常识填空。

《一厘米》的作者是 ,当代女作家,其作品还有 等。

二、阅读实践

(一)

(1)走过一个冰棍摊,小也说:“妈妈给我钱。”

(2)小也拿了钱,跑到冰棍摊背后:“老奶奶量量我多高。”陶影这才看到有位老太太守着一盘身高体重磅。

(3)老太太瘪着嘴,颤巍巍扶起标尺,一寸寸拔起,又一寸寸往下按:“一米一一。”她凑近了看。

(4)陶影觉得见了鬼:莫非孩子像竹笋一样见风就长?

(5)小也眼里生出一种冰晶一样的东西,不理陶影,一甩头,往前跑。突然,他摔了一跤。腾起在空中的一刹那,他像一只飞翔的鸟。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陶影赶快跑过去扶,就在她走近的一刹那,小也忽然爬起来,兀自往前跑。陶影站住了。她想如果自己追过去,小也会摔第二跤的。望着孩子渐渐远去的身影,她伤心地想:小也,你真的不回头看妈妈了?

(6)小也跑到很远,终于还是停下来,回过头寻找妈妈。找到了,就又转过身跑……

(7)陶影觉得事情不可思议。她问老奶奶:“大妈,您这磅……”

(8)“我这磅准让您高兴!您不就巴望着孩子长高点吗?别巴望着孩子长!孩子长大了,当妈的就老喽!’“老奶奶把嘴咂得吧吧响。

(9)“您这磅……”陶影又一次问。老人很和善,可她没有把问题说清楚。

(10)“我这磅大点。让您量着个头高点,分量轻点,时下不是都兴健美吗?我这是健美磅。”老人慈祥的脸上露出狡黠。

(11)原来是这样!应该让小也听到这话!小也已经跑远,况且他能否明白这其中的奥妙?

(12)小也的目光总是怯怯,好像妈妈是大灰狼变的,回到家,陶影拿出卷尺,要给小也重新量一下身高。

(13)“我不量!人家都说我够高了,就你说我不够。你不愿意给我买票,别以为我不知道!只要你一量,我一定又不够了。我不相信你!不相信!”

(14)陶影拽着那根淡黄色的塑料尺,仿佛拽着一条冰凉的蟒蛇。

6.第(2)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了小也怎样的心理活动?

7.第(5)段中陶影为什么“站住了”,而不是追上去?

8.结合选段,谈一谈如果你是小也,你会怎样做。(不超过100字)

(二)散 步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9.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

10.“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

11.“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一句中所列的三种事物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1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13.第二段中对“我”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14.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

三、表达实践

15.你也许曾和父母、同学产生过误解,写一个片段,记叙达成谅解的过程。(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héng jūn lìn nà sù tī yǔn jí jīn kē hèng qǐng shǔn hōng jiù wù xiá jiù bó cuò

2.(1)温文尔雅 (2)锲而不舍 (3)释然 (4)秉公(5)狡黠(6)彬彬有礼

3.隐 赴 兢 身 厉 截 疑 孤 赔 采 饶 彬

4.③⑤②①④

5.毕淑敏 《红处方》 《预约死亡》 《生生不已》

6.语言和动作;表现了小也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确切身高以及妈妈是否诚实。

7.陶影知道,如果自己追过去,小也会摔第二跤的。尽管她很想向孩子解释清楚,但仍然忍住了;她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意让儿子摔第二跤。

8.略。不能写“我”的心理、语言,只能写“我”的做法。

9.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10.不能。因为与母亲病弱的身体比较,我的身体是“强壮”的,与儿子幼小的身体比,“我”是高大的;母亲基于对儿子的信任,早就开始听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未长大,长大后也许会有自己的主张,就目前来看,用“还”字比较恰当。

11.这三者的顺序与上文一致,都是由近到远,因此不能调换。

12.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是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13.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14.略。(此题意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15.略。

[1] [2]  下一页


《6.一厘米·练习集【免费精品】(2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