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

11-01 11:55:11 | 浏览次数: 473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知识
标签:初三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许岭中学 沈永生       香菱学诗,先在林黛玉老师的指导下读《王摩诘全集》。当她第一次向老师汇报读诗心得时,特别钦佩:“‘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原诗是这样的: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苍翠:青绿色。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

  墟里:村落。

  孤烟:直升的炊烟。

  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在这里是代指裴迪。

  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这是诗人自比。

  这两个字确实妙:“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着眼点在落日上,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与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上”字不仅写出了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与诗人的隐逸之情相交融。

  她真是聪慧,一下子就抓住了王维那首诗的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之一就是“炼字”。炼字是语言的技巧之一,以切情、切境、切题为前提,对词语(特别是动词性词语)进行反复的推敲、修炼、修改,以达到声音优美、语言精练、形象鲜明、情趣浓郁等目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贾岛的“僧推(敲)月下门”的“推(敲)”等,就是炼字的典型。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谈常见的“炼字”型题型与鉴赏技巧。先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再回答诗歌后面的问题:

  1、提示诗眼,让你自己去找出相关诗句并作具体赏析。

浣溪沙

苏 轼

籁籁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敲门试问野人家”的“敲”字历来被人视为诗眼,请你说出其中的妙处。

    参考答案:行人行路艰辛,太阳高升,天气炎热,口中干渴,于是自然引出结句“敲门试问野人家”。“敲门试问”完全是平等的态度、商量的语气,把作者官民平等的思想表现得自然真切。

  2、提示诗眼,也提示考察的角度与诗句,通过注释交代写作背景,让你自己去赏析。

点绛唇

陆 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释:

    本词作于作者被诬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

    遮回,掩饰。

    有人认为“作个闲人样”的“作”是本词的词眼,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同意。作者以清闲散淡的样子来掩饰内心的愁绪与不平。一个“作”字写出了被诬罢职后的惆怅、失落与无奈。

  3、提示诗眼,也提示考察的角度与诗句,通过注释寓典,让你在这个基础上去赏析。

江城子

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释:

    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空有姑苏台上月”的“空”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在这个基础上,“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4、提示诗眼,联系全篇赏析:

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本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试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首联从衰草落笔,推出“悲”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写送别情景,仍紧扣“悲”字;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一直围绕“悲”字展开;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上来。全诗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手后的凄凉。

  5、借助前人的经典评价来点明诗眼,不置可否,再让你来体会其中的是与非。

玉楼春·春景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认为“闹”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好。作者用一“闹”字,这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6、点明诗眼,借助前人的经典评价来提示赏析角度,不置可否,再让你来体会其中的是与非。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齿城岸,岁常倾颓。”可见诗人所写确实不虚。请你谈谈“蒸”“撼”二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云梦泽,范围很广,一个“蒸”字,说明洞庭湖近处都在水气笼罩之中。岳阳城,是千古古都,落在洞庭湖畔,一个“撼”字,有天摇地动的气势。

  7、提示诗眼,并提供不同版本,比照赏析。

蝶恋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A、“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B、说“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1] [2]  下一页

TAG: 诗歌鉴赏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