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

11-01 11:55:11 | 浏览次数: 473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知识
标签:初三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

         两个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若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能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的可给1/3的分。

  8、不提示诗句,只提示诗眼,自己找到过后再来赏析。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9、提示诗眼在诗题中,结合全篇来赏析: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10、提示诗眼,运用填空的形式来考查表现手法。

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 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第三联“寒”“老”二字,运用了 手法。这两句写景中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慨,这叫做   

    参考答案:A、拟人 B、即景抒情。

 11、不提示诗眼,只提示考查的诗句与角度,让你自己去找出并作赏析。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

    安禅:指身心清静。

    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与“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

 12、不提示诗眼,只提示考察角度,让你自由赏析。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这首诗在遣词造句方面具有很强有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例如:一个“疑”字,既表示作者的疑惑,也引起读者的疑惑惊讶,引出首联,形象地写出山城春来犹寒的特点。

 13、提示诗句,不提示诗眼,自己找到过后再来赏析。

汉江临眺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第三联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中“浮”“动”二字用得好。明明是自己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浮动;明明是波光涛涌,浪拍云天,却说天空也为之动荡。一“浮”一“动”,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14、通过其他诗句来提示赏析角度,通过提示某一联来间接提示诗句,不提示诗眼,自己找到过后再来赏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首联的“物候新”可以说是本诗取景的总括,请你体会在颔联中作者是通过哪两个字来体现“新”字的?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通过“催”“转”两个字。淑气是和煦的春天的气息,黄鸟即黄莺,是早春的物候,诗人用“催”字点明了江南春意早的涵义;晴光是春天的阳光,绿萍指绿色的萍草,用“转”字是说萍草由于春日而变为绿色。

上一页  [1] [2] 

TAG: 诗歌鉴赏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