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公输》教学导航

《公输》教学导航

11-01 11:56:30 | 浏览次数: 382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知识
标签:初三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公输》教学导航,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筏头中学 王北京     一、教学导航教学指引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墨子》及墨子的“非攻”等政治主张。

  2、积累文言知识,如古字通假现象等,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3、体会墨子采用类比的方法终使楚王和公输盘放弃攻宋打算的高超的劝说艺术。

  要点讲解:

  1、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文章多情文并茂,极富文采,善用比喻说理言事、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大量运用也使文章异彩纷呈,无论是思想性、艺术性都给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墨子的劝说艺术《公输》是一篇观点鲜明、逻辑周密的文章。墨子运用类比方法进行推理、明辨是非。攻宋和止楚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所以墨子的论辩就紧紧围绕这点展开:墨子在与公输盘的论辩时,抓住公输盘所标榜的“义”,遣责攻宋的不义;与楚王的论辩中墨子又利用楚王的“有窃疾”的评判,把它与攻宋行为相提并论,揭露了攻宋的侵略实质。在由辩论转到实战演练后,墨子凭借机智,打破了对方的最后幻想。墨子论理时的细致严密,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能根据对方的思想活动因人制宜,步步为营等方面在整个论辩过程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写作特色:

  1、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文中连用5个“…不可谓…”,在语势上强劲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

  2、人物语言富有表现力。人物形象、性格特征都借助这些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了出来,如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显得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言以对;而在与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夸张句,感染力强,在揭露公输盘的杀机使楚王最终打消攻宋企图的这些对话中,长句、短句交错使用,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摄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特点。

  3、巧设悬念,情节跌宕起伏。墨子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见到公输盘后没有直接力劝,而是邀请他去杀人,这是第一处悬念;见到楚王时,墨子也是“环顾左右而言他”,与楚王聊起了有“窃疾病”的人,这是第二处悬念;到“公输盘服”,楚王称“善”时,原以为问题已经解决,目的已经达到,没想到楚王又推脱责任决意攻宋、公输盘顿起杀机,波澜又起,悬念再生。这一波三折,悬念迭起的写法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二、学习互动学法指导

  1、理清课文结构,把握课文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墨子不畏艰难,为阻止楚国攻打宋国这一不义之举,力劝公输盘和楚王,最终取得了此行胜利的故事。根据情节的发展,课文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交代墨子去楚国的原因。课文用“行十日十夜而至郢”一句,表明了形势的危急、此行的必要及墨子焦急的心态。第二部分:详细记叙了墨子规劝公输盘、楚王放弃攻宋之举的经过。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课文通过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充分展现了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也揭示了人物的不同的性格特征。

   ⑴ 墨子劝说公输盘墨子见到公输后没有直接表明来意,而是出人意料地邀请公输盘去杀人,让一向标榜仁义的公输盘“不说”。墨子进而用“请献十金”进一步激怒他,使其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正好为墨子的批驳提供了依据。于是墨子据理力争,围绕公输盘所说的“义”字并结合楚国欲攻宋的事实,“以已之矛,攻已之盾”,使公输盘理屈词穷。第一回合,墨子凭借善辩,以“公输盘服”告终,初战告捷。

   ⑵ 墨子劝说楚王公输盘虽被说服,狡猾顽固的他却以“吾既已言之王矣”来推脱战争责任,颇有仗势欺人之意。墨子借机要求公输盘引见楚王,他只好答应。面对虚荣心强、贪婪成性、阴险狡诈的楚王,墨子镇定冷静地采用迂回战术。先讲故事,引出楚王对故事中人物行为的评判。楚王不假思索的一句“必有窃疾矣”,正是墨子所期待的。于是机智的墨子立即用类推方法,将楚国的富饶殷实与宋国的穷乏贫困进行了对比,指出楚国攻宋与故事中的“有人”的行为是同类,使已对故事中人物行为有了断语的楚王无法对攻宋之举再作别论,只能说“善”。

   ⑶ 墨子以实力相较量。楚王虽然称“善”,但一向顽固蛮横、霸气十足的他并不甘心就此放弃攻宋的打算,“虽然”一句,又把矛盾复杂化。面对敌手的狡猾,墨子知道理论规劝已无法奏效,只有彻底打碎他们对云梯这种器械的幻想,才能最终取得力劝的胜利。于是墨子与公输盘现场演练了一场攻守战。“诎”说明公输盘已无计可施,但他顿起杀心,也被机智的墨子识破,墨子镇定地表明即使自己被杀,但弟子会用同样的器械同样的方法“待楚”。楚王和公输盘再也无计可施,这才彻底死心,楚王的一句“吾请无攻宋矣”宣告了墨子的全面胜利。在这环节中,要让学生学会抓住叙述的主体理清墨子说理劝诫的三个步骤,这三个回合层层深入,虽然阻力越来越大,但墨子沉着冷静不惧强手,应付自如。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非正义战争必然失败,体会墨子“非攻”的政治主张。

  2、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的一大艺术表现手法就是通过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与内心。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朗读特点,了解句式特征,理解人物的性格。同时通过朗读、分角色朗读、背诵,进一步明确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揭示文章中心的重要性。

  3、疏通课文本文语言较为浅显,理解难度不会很大,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部分,采用讨论、质疑、点评等方式自行疏通字词句的意义,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⑴ 古字通假: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⑵ 疑问词的用法以及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夫子何命焉为?宋何罪之有?胡不见我于王所为何若人?胡不已乎?

  4、课文内容的拓展:

   ⑴ 学习本文,要落实课文的相关知识要点,了解先秦散文陈理言事记人状物的方法,诸子百家的不同的政治主张等,因此在资料搜集、作业布置、题型设计上要有所体现、

   ⑵ 课外指导阅读鲁迅的小说《非攻》,与课文相比较,归纳联系点。

   ⑶ 学习本文,要了解楚国攻打宋国的政治目的,了解墨子阻止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作出的努力。让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事频繁给社会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到非正义战争的罪恶,认识到反对侵略,热爱和平仍是当今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5、例题解析:

   ⑴ 为达到了止楚攻宋的目的,墨子采用了怎样的方法,终使楚王和公输盘放弃了攻宋打算的?设计目的: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对墨子说理艺术的理解。解答要点:墨子见到公输盘后没有直接说明此行目的,而是设下陷阱,邀请公输盘去杀人。所以自恃仁义道德的公输盘断然回绝,墨子进而再次用钱来激怒他,一句“吾义固不杀人”,使他落入墨子的圈套,墨子借机从多方面批判了造云梯攻宋的不义,使其服。面对楚王,墨子也同样诱使楚王给墨子所讲故事中的“有人”的行为作出评判,墨子抓住楚王的“有窃疾”的评语,将宋国与楚国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将楚王攻宋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终使楚王称“善”。为赢得彻底胜利,墨子在演习战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智慧致使公输盘技穷。识破公输盘的杀机后,大义凛然,表明自己誓守宋城的决心和已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一场一触即发的大战,就这样被机智善辩的墨子阻止了,不可谓不是奇迹。

   ⑵ 本文是一篇以记言为主的散文,生动的对话,鲜明的人物形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结合具体实例(文中语句),概括出墨子、公输盘、楚王的性格特征。设计目的:意在考查学生通过分析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概括人物性格。明确形象的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的重要作用。解答要点:墨子:机智善辩,沉着冷静,大义凛然,不惧强敌,有礼有节。公输盘:狡猾、顽固、阴险楚王:贪婪、阴险狡诈、蛮横霸道、外强中干(例句略)如今,追求和平、爱好和平已成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战争的硝烟仍未彻底在地球上消散,少数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仍处在强权国家发出的战争威胁的阴影中。

[1] [2] [3]  下一页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