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公输》素质教育新学案

《公输》素质教育新学案

11-01 12:35:42 | 浏览次数: 814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三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公输》素质教育新学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1、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热心救世,身体力行的奔走于诸侯国之间的情景。表现了墨子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的道理。本文是一篇以记言为主,趣味盎然的散文,它生动的对话、鲜明的人物形象均给后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2、学法引导:

    采用诵读、质疑、讨论、练习等方法,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性格特点;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3、审美鉴赏:

    人物语言的机智美:

    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能从中看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能显示他的机智美。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又觉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断绝楚国的攻宋企图的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机智勇敢、镇定自若的特点。

  4、重点难点突破:

   ⑴ 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析:设计此题,旨在明确文章的主人公、主要内容、情节结构,以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

     参考答案:对应的双方是: 墨子和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⑵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哪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析: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在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熟悉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

     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以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⑶ 朗读课文时,仔细体味下面几个句子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②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③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④ 公输盘油,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析: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心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朗读能力。阅读由人物对话组成的文章,必须认真揣摩语气、语意,做到理解到位、朗读到位,这样才有助于理解人物的语气神态,甚至心理变化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

     参考答案:

    ① 此时的公输盘有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② 公输盘在无辞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心里发虚,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③ 楚王嘴上承认墨子说的有道理,但是,仗着楚国的实力,攻宋势在必行。因 此。“善哉”里并没有诚意;“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道诸侯的强硬态度。

    ④ 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

   ⑷ 联系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锋利巧妙的言辞?

     析:设计此题,有助于学生对本文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理解,加深对本文思想内容的认识。
 
     参考答案:不是。一个人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二、自学阶梯评估

  1、达标训练:

   ⑴ 《公输》选自    。墨子,名 ,是春秋战国之际 家学派的创始人。

   ⑵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犀( ) 兕( ) 鲋( )鱼 文梓( ) 楩( )楠

     守圉( ) 公输盘( ) 不说( ) 请说( )之

     胡不见( )我于王 臣之弟子禽滑( )厘 宋无长( )木

   ⑶ 解释下列加粗字词在各句中的意思:

    ① 子公输子之意( ) 愿借子杀之 ( )

    ② 公输盘不说( ) 请说之( )

    ③ 见公输盘( ) 胡不见我于王( )

    ④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 )

   ⑷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

    ① 子墨子九距之。

    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③ 公输盘诎……

   ⑸ 根据上下文,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夫子何命焉为?

    ② 末何罪之有?

    ③ 胡不见我于王?

    ④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2、能力提高:

    研读下面的几段文字,完成习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曰。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⑴ 解释句子“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中两个加点的“于”字。

   ⑵ 选文第一节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⑶ 选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⑷ 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⑸ 联系全文思考,第一段为什么略写?

  3、开放探究:

    阅读《终不知车》,完成习题:

[1] [2]  下一页

TAG: 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