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智取生辰纲》学法导引

《智取生辰纲》学法导引

11-01 11:08:11 | 浏览次数: 467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三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智取生辰纲》学法导引,
湖南省长沙市外国语学校 凌霄鸿     【文题解通】

一、导读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水浒传》的主题曲曾唱遍大江南北。水浒英雄杀富济贫,为民除害,侠义为怀的事迹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水浒传》有如此魅力,无疑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如武松的勇武豪爽,鲁智深的疾恶如仇、暴烈如火,李逵的纯朴天真、刚直鲁莽,林冲的刚烈正直,无不栩栩如生,使人过目不忘。作者以其对社会生活的广泛了解、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丰富活跃的艺术想象,塑造出一连串的梁山英雄形象。难怪金圣叹说书中“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这就是《水浒传》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人物众多而人物各自的身份、经历又各异,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
 

二、作者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
 

三、背景

  《水浒》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原“指望把一身本事,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命运多舛,奉命押送花石纲,但在黄河里被风打翻了船,只得逃难远避。后被赦,杨志在东京用财物打点,想官复原职,被高俅赶出,盘缠用尽,只得变卖祖传宝刀。集市上遇见泼皮牛二挑衅,只得用刀试砍铜剁铁、吹毛得过,试杀人刀上不见血时,牛二不依不饶,而且强要刀不给钱,盛气之下,杨志杀死牛二,投案自首,被发配大名府充军。这也是杨志“失意”之时。杨志得到梁中书抬举,在校场与周谨、索超比武获胜,被升任为管军提辖使,“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接下押运生辰纲上东京的重任。这是杨志人生中“得志”之时。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晃盖商议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晃盖,七条好汉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晃盖等人夺取生辰纲后,杨志初欲寻死,后逃走;谢都管等人便将罪过都推到杨志身上,诬陷他与贼寇勾结。杨志想光宗耀祖的指望至彻底落空,正是他人生中的“幻灭”阶段。后来杨志遇见“花和尚”鲁智深,二人同在二龙山落草为寇。
 

【知识览通】

一、语音

  趱行 zǎn,不要念成 zàn

  虞候 yú,不要念成 wú

  嗔怪 chēn,不要念成 zhēn

  尴尬 gāngà,“尬”不要念成 jiàn

  厮 sī

  朴刀 pō,不要念成 pǔ

  恁地 nèn,不要念成 rèn

  怨怅 chàng,不要念成 zhàng

  兀的 wù

  怄 òu,不要念成 kōu

  喏喏连声 nuò,不要念成 ruò

  芥菜 jiè

  剜口割舌 wān,不要念成 wǎn

  忒 tuī

  舀酒 yǎo,不要念成 yáo

  罗唣 zào

  面面厮觑 qù,不要念成 xū

  聒噪 guō,不要念成 tián

  晁盖 cháo,不要念成 yáo

  三阮 ruǎn,不要念成 yuán

  庵 ān,不要念成 yān


二、字形

  虞候:“候”,不能写成“侯”。

  喏喏连声:“喏”,不能写成“诺”。

  怨怅:“怅”,不能写成“伥”。

  聒噪:“聒”,不能写成“恬”。


三、词语

  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三、常识

  1、关于《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就、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2、关于古代的地支纪时法: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十二地支来纪时。具体划分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内容析通】

一、理文脉

  本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节选部分有两种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

[1] [2] [3] [4] [5]  下一页

TAG: 智取生辰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