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教案

11-01 12:35:42 | 浏览次数: 435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三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教案,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六.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七.教学后记

......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教案

点击查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编辑推荐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报名时间及报名系统汇总表

2008--2010全国各地中考真题汇总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manfen6.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上一页  [1] [2] 

TAG: 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