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11-01 12:35:42 | 浏览次数: 117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三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⑥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
⑦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著名的菲利蒲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车至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
⑧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⑨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做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还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懂得规矩。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
选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和 。(4分)
16、下列对文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第②段说“不遵循规则”的人“其实很苦很累”,表明作者对这类人的否定和鄙夷之情。
B. 第⑦段引述的文字是为了阐明人们能自觉遵守规则是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的真正进步。
C.第⑨段说“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这与古人说的“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观念是吻合的。
D.哈佛倡导的理念和中国人敬畏的权威是一致的,都是按规章制度办事。
17、有人说,“无知者无畏”。你同意吗?请结合生活实例简析你的理由。(2分)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五) (15分)
春天的声音
张秀亚
你听到过春天的声音吗?
春天的可爱处不只在它的颜色,更在于它的声音。
那是雨脚落上窗棂时的微响,轻风对你的呼唤。以及从小径上、园角里发出来的一些细碎的声音,甚至于一个小孩响亮的口哨.都会成为春之交响曲中动人的部分。
但是,最美妙的春之音响,是鹧鸪的鸣唤,断续的一声声,似是怨嗔,又似是喜悦。
但是在都市里竟然听不到这最动人的春天的声音!
没有声音的,哑了的都市之春啊!
我终日伫立窗前,渴望听到那朦胧的,包裹着浓雾一般的,不分明的鹧鸪啼声。
记得在古城读书时,窗外那凄婉的鸣声,来自不远的湖滨以及附近的小树林,一声声,又一声声,渐渐地叫得窗子发白、变亮了。于是,我起身打开门窗,迎接那芳香如露的春晨,连同那早晨第一次听到的声音。
我整个的灵魂浸润在那带着草木湿味的声音里,宛如接受上天的祝福。
如今我再到何处才能听到那种声音呢?盈耳的是喧嚣的市声、车声……
没有鹧鸪的鸣唤,也没有一只鸟儿飞到院中的树上。窒息了的,喑哑了的都市的春天啊。
“写作可以成为爱的工作,生活的祷语,是一种能够使你个人及读者高贵化、神圣化的工作。你给予,却比接受更为有益。你应该只想到给这世界增添点什么,而不想获取。因你增添上的这点东西,使世界变得更美了一些、好了一点。”
也许,我的一支笔并未给世界增添点什么,但我愿以我心中的一点灵焰,燃亮手中的一支蜡烛。在这一点微亮中,人们将乐观地瞩目未来,看到一片原野上,摇曳着春天的绿影。
我喜欢驰骋我的想象力,常常在想象中描绘出一个“值得倾心”的远景,当我们向着那远景奔驰时,生命就充满了欢欣。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冰雪的寒天,我仍能听到春天的脚步由远而近。
如今,大地上正是春天的布景。
春天是生长的季节、欢愉的季节,我们应该为脱去冬日沉重的“愁闷”之衣而歌唱。
在不远处的绿原上,我似乎看到一朵白色的曼陀罗在绽放。
它微微笑着,似给了我一个允诺,一个美丽的允诺--它将帮助我写成一首小诗。
诗的大意是:
自平凡中发现了美,
自苦难中提炼出笑,
在冬天里寻找到春天。
温习着往昔春日的乐曲,我黯然地迎接这个春天--寂寞的春天。
今天走过了一条小河,水流无声,河畔的杜鹃花如同一缕紫烟。我走到前面拾取了一片落瓣,我听到了一声春天的叹息,一种那么细微的声音。
我感到一阵喜悦。
即使是叹息也罢,我终于听到了一种微妙的春天的声音。
鹧鸪的鸣唤,听来似是绿色春之海洋中翻腾着的泡沫;而落花的叹息,却是缥缈在晴晖中的游丝。一个代表着春天的来到,一个意味着春天的将去。
林,很久不曾接到你绿色的小笺了,你到何处寻春去了?再有几日,春天又将化做灰尘,在轻风中渐渐消失了踪迹,代之而来的,将是燥热的夏季--那头烦躁的小鹿。
趁着春天还在窗外徘徊,未曾以成堆的落花道出最后一声 “再见”,陪伴我走到林中去,寻找回忆中的春天吧,倘再迟延,春天就要在城市的灰尘中褪色了。
如果寻找到记忆中的春天,我就要设法将它留住,留在我的园中、窗外、阶前,更要将它--留在我的心中。
如此,即使在未来的岁月中,凄寒的冬日来了,我也仍然拥有一个春天--一个冬天里的春天。
18.作者从微微笑着的曼陀罗那里获得了这样的诗意:“自苦难中提炼出笑,在冬天里寻找到春天。”你能否从所读的古诗文中找到有着同样意蕴的句子,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9.作者对“最美妙的春之音响--鹧鸪的鸣唤”,为什么有“似是怨嗔,又似是喜悦”的感觉? (4分)
20.文中“我整个的灵魂浸润在那带着草木湿味的声音里,宛如接受上天的祝福”这一句中的“浸润”用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2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2分) ( )
A.作者喜欢描写春天的原野,那是作者的最爱。
B.作者渴望留住记忆中的春天,希望它永驻心间。
C.作者竭力寻找记忆中的春天,留恋鹧鸪凄婉的鸣声,更爱曼陀罗的绽放。
D.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和林找到那只让她梦魂萦绕的鹧鸪,重温昔日春光。
22.细读全文,品味一下“留在心中”的“记忆中的春天”在文中的含义。(3分)
(六)(10分)
23、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① 晓战随金鼓, 。 ( 李白《塞下曲》)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
③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④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 。 (《诗经 · 关雎》)
⑥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⑦浮光跃金, 。 (《岳阳楼记》)
⑧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凤栖梧》)
⑨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表达与交流
(一)24、①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奠定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②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迪,发明了蒸汽机。③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们都能 。
⑴以上①②③句中,有一句用词不恰当,请将它找出来并修改。(2分)
[答]有语病的是第 句,应将 改为 。
⑵请为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2分)
[答]
(二)作文(60分)
请以“ 的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九年级语文学上学期期末试卷答案
1、A 2、C 3、B 4、B 5、C 6、D
7、C
8.(4分)①用来 ②虽然 ③杀 ④答应
9.(2分)A
10. (2分)忍痛(杀掉)所偏爱的人来推行大义,腹暾可说是大公无私的人了。(“私”、“公”各1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 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