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www.manfen6.com小编为大家编辑发布的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实录,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师:这是一篇演讲辞。演讲辞,即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效果?
【学生合作讨论。】
生:演讲是用口讲的,所以要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
生:我觉得语言一定要精彩、生动,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听众很快会打呼噜的。
【学生笑。】
生:演讲要面对很多的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生:演讲要能打动听众的心,要有感情,有较强的感染力。写演讲辞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除了刚才大家说的,演讲辞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学生思考。】
师: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时间慢慢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必须——
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师:对了,要不听众半天听不出个头绪来,可就痛苦了。另外,这么多听众聚在一起,可不是只来听声音的,对吧?
生:哦(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明白了,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所收获。
师:这位同学悟性很高,一点就通,他说得很好。演讲辞必须有较强的思想性,入耳有益。刚才大家基本上把演讲辞的文体特点都说出来了。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记在心里,以后迟早会派上用场的。
【幻灯片放映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就职演说,即担任某一职务,在走马上任、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刚刚上任的新官,在自己的职位上发表第一次演讲,这演讲辞该说些什么好?假如现在你担任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学生合作讨论。】
生:我会说说我的工作方法、策略,任期内要实现的目标。
生:我也差不多,会谈谈自己上任后会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
生:除此之外,我会对听众提出一些希望。
师:哦?什么希望?
生:希望他们认真监督、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等,让我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目标。
师:也就是说“争取民心,为我所用”,对吧?看来大家的思路还是比较一致的,重点大都集中在施政纲领方面。我们学习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又构思了就职演说的内容要点,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文,看看蔡元培的这篇就职演说是怎样写的,具有演讲辞的哪些特点,内容与我们构思的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文,然后思考讨论。】
师:好,先来看看,本文作为就职演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三点要求,直指北大弊端,很有针对性,而且层次分明。
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生:内容都是教导北大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的,观点明确,中心突出。
师:说得不错,继续。
生:思想性很强,很有现实意义。
师:哦?有什么现实意义?
生:这三点都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且都关系到北大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很有现实意义。
师:很好,还有没有补充?
生:没有了。
师:再想想,刚才大家的思维全都集中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可大家别忘了,演讲辞最终是要用口来说的。所以还要注意??
生:它的语言。
师:对了,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它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读起来很特别。
师:怎么特别?
生:说不出来。
生:有古文那种古朴典雅的味道,简洁凝练,又比较口语化,比起以前学的古文来更容易理解。
师:对了,本文是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既有文言的简洁凝练,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下面大家再认真阅读一下课文,看哪些句子或词语是不懂的,找出来,我们课堂上解决,先把文意搞懂了,才容易深入分析。
【学生默读,教师轻声回答学生的问题。】
师:好,我们已解决了难懂字句,把文意疏通了。下面我们再比照一下,作者的就职演说与我们构思的有什么不同?
生:作者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倒没怎么提自己的施政纲领。
生:是啊,有点出乎意料,他几乎没说自己会怎么做,将要实现什么目标,而是对北大学生明确地提出了三点希望。
师:第一个同学说是作者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二个同学说是提出了三点希望,想想是要求还是希望?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生:是要求。
生:是希望。
生:希望是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要求。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其实既是希望,也是要求。看来大家都找到了作者和我们构思的不同,我们的重点在自己,主要谈自己的施政纲领;作者的重点在听众,主要谈对学生的要求。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
生:很苛刻,不近人情。
师:哦,有的同学认为这位新校长很苛刻,不近人情,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不能说他苛刻,但可以看出他对北大的学生要求很严格,是个严厉的人。
生:他不说客气话,也不说理想、目标之类让人觉得虚幻的话,一点虚的都没有,全来实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
师:大家都说得不错,虽然蔡元培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但一篇演讲辞已让我们领略了他的严厉和务实。在文中,严厉务实的北大新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了哪三点要求?
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师:找对了,但这只是要点,能不能代蔡校长向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生:“抱定宗旨”是指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刻苦求学,这是在学业上的要求;同时不要被流俗影响,要能“砥砺德行”,这是在品行方面的要求;另外,在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师友和谐相处。
师:解释得非常好。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三个要求?
生: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功利至上、道德沦丧;北京大学也深受污染,存在着很多弊端,很多学生无心向学,学风腐败。所以必须革除弊端,改良风气,使北京大学能更好地发展,也使社会能更好地发展。
师:也就是说,他提出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状、谋求发展,对吧?
生:对。
师:那么我们对蔡元培的认识,是否可以因此而更进一层?他是以什么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在严厉和务实之外,这位校长是否还有什么我们没发现的品质?
生: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而不是向它们妥协,是个勇于改革的人。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
生:他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做校长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一个改革者,也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
师:说得很好,还有没有补充?
生:他提出的三点要求,直指弊端,针针见血,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办法、有谋略的人。
师:也就是说,蔡元培不仅是一个敢于挑战、决不妥协的改革家,而且是完全有能力把改革搞好的有办法、有谋略的人。那么,这个有办法、有谋略的改革家有没有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改革方略或计划?
生:没有完整的计划,只提到了自己上任后首先要做的两件事。
师:哪两件事?
生: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
师:能不能说具体一点,如何改良讲义?为何添购书籍?
生:改良讲义就是以后的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要听教授口授或自行参考;之所以要添购书籍是因为书籍虽多,新出的却很少,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
师: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凡新官赴任,都会做几件轰轰烈烈、有影响的大事,以显示才干和胆识,树立形象和威信。蔡元培的这两把火是不是太小了点,这与他改革家的形象是不是不太相符?
生:不能这么说,这恰恰反映了蔡元培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务实作风,说明他不是好大喜功的人。
生:这两把火确实小了点,但都是很迫切、很有用的。
师:哦,为什么这么说?
生:改良讲义可以改变学生懒惰的毛病,使那些平时不看书,考试突击讲义的混文凭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添购书籍是为了购置更多的新书,跟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生: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改良北大流弊、树立健康校风最迫切需要的,都很重要。
师:说得很好,事虽小,意义不小。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那么,蔡元培在这里开门见山地提出三点要求,脚踏实地地提出两点计划,究竟能不能起到革除弊端、改良风气的作用?他做了校长后,北京大学能否一改陈腐之状,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