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九年级语文辅导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11-01 11:08:34 | 浏览次数: 67318 次 | 栏目:九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九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3、教师提问时话语要动听:

    提问时,话语里不可带着考倒学生或出个难题惩罚学生的嘲讽、挖苦语气、字眼,而是要充满鼓励,带着信任,透出喜爱或赞赏。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唯教参是从,鼓励、表扬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不怕“被难倒”,更别吝啬表扬,要尽量“拣好听”的说,期待“有惊喜”。一节课下来,我没有说过一句否定学生的话,而往往说的是“你真聪明”、“有道理”、“了不起”、“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等话。下课后,许多学生跑来对我说:“老师,你说话声音好听”,其实可能只是我说的话好听而己。

  4、教师提问后教学方式要民主:

    提问后,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要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方法、伙伴的权利。我在讲授《蒹葭》一课时多次让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地分小组探究、解决问题,效果就很好。

  5、教师提问后还要积极地作为:

    学生小组互相讨论、解决问题时教师并不是清闲、无事可干的,而是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感受学生所思所悟,掌握课堂情况,考虑指导下一步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设计一些搭桥式的提问,为学生调配问题坡度或增设台阶,让学生拾阶而上,破解难题。比如学生回答第⑷个问题“卡壳”时,我就提醒式地让他们思考一下当今流行歌曲有几段,有什么作用,这样一来,学生灵光大现,思维似泉。


四、提问时全面调控解决问题的时间

  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本来设计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做小诗人──把诗歌的其中一小节翻译成现代诗”这一教学步骤是放在教学第五个环节“诗歌与我”里的,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实施。第二点遗憾是没能让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进行深化、开拓。《蒹葭》普遍被认为是一首爱情诗,但课堂上可以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对诗歌的主旨谈谈自己不同的见解。可为了节约时间,学生的思维过程被我一句“这首诗,我们不能仅仅看作诗人在追求爱情,还可看成诗人在追求美好的事物、理想的境界”这样的过渡语给生硬地缩掉了。

  造成这二点遗憾的原因都是由于提问后,我对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时间调控不当所制。探究讨论四个问题时学生思维发散比较开,是好事,但我没能把学生的思维及时收回来,造成了实施后面教学环节的时间不够。因此,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地探究、解决问题时,教师要能放能收,放得开收得拢,调控自如,最优化地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否则兴致一来,在一个问题上,“大问套小问”或“全面铺开”,就容易造成“虎头蛇尾”、“草率收场”的结果。

  总之,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提高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积极有效地改进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一条值得我们去长期思考,探索的路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锺鼓乐之。

                         ──《诗经·周南·关雎》

【注一】

  这是一首大家熟悉的诗歌,描写青年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爱慕与追求,荇菜在诗中所表现出来左右流荡的特性,触发了诗人相思的回忆,也触发了诗人追求的热力,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汉朝的人加上了道德教化的涵意,解释为后妃之德,认为:“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两句是皇后在采摘荇菜时,需要有人帮助,其它的嫔妃在旁协助的景象,表现出后妃之间和乐融恰的样子。后世历代文人对于荇菜的描述也相当多,如诗圣杜甫《曲江对雨》:“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着雨燕支(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描写春天黄昏下雨的景色,语丽情悲,感慨时事,同时也暗写玄宗和肃宗父子之间的政治斗争。近代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中也有一段描述:“……软泥上的菁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其中描写的植物“荇菜”,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可能是相当陌生的,因此本文即针对这种植物来加以介绍。

  荇菜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枝条有二型,长枝匍匐于水底,像走茎的样子;短枝从长枝的节处长出。叶柄长度变化大,叶卵形,长3至5公分,宽3至5公分,上表面绿色,边缘具紫黑色斑块,下表面紫色,基部深裂成心形。花大而明显,是莕菜属中花形最大的种类,直径约2.5公分长,花冠黄色,五裂,裂片边缘成须状,花冠裂片中间有一明显的皱痕,裂片口两侧有毛,裂片基部各有一丛毛,具有五枚腺体;雄蕊五枚,插于裂片之间,雌蕊柱头二裂。果实和种子也是莕菜属中较特别的一个种类,果实扁平,种子也是扁平状且边缘有刚毛;而同属的其它种类果实为椭圆体,种子则为透镜状。

  荇菜是莕菜属中分布最广的植物,从温带的欧洲到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等地区都有它的踪迹。至于台湾应该是没有野生的荇菜,荇菜在本省出现应是近年来人为引进栽植的结果。过去所有台湾相关的文献记载,有可能都是黄花莕菜(Nymphoidesaurantiacum(Dalz.)O.Kuntze)之误。本省有关黄花莕菜最早的记录,出自正宗严敬1936年的最新台湾植物总目录(ShortFloraofFormosa),台湾植物志第一版(1977)也记录了本种植物在台湾的分布,其所引用的标本就是被应绍舜教授(1989)当做是荇菜的岛田弥市采自宜兰县大溪6545号的这份标本,但是笔者并没有在TAI(台大植物系标本馆)、TAIF(林叶试验所植物标本馆)、NTUF(台大森林系标本馆)、HAST(中央研究院植物标本馆)找到这份标本,因此对于荇菜的这个记录暂时存疑。

  而笔者另外在台大植物系标本馆及森林系标本馆中,检视到三份采自桃园的标本都属于黄花莕菜,其中佐佐木舜一1923年和山本由松1929年所采获的二份标本,都被鉴定为Limnanthemumcristatum(在台湾植物志第一版的中文名称为银莲花,近年来另一中文名称为龙骨瓣莕菜);岛田弥市1927年所采的标本则鉴定为Limnanthemumnymphoides(这个学名指的是荇菜这种植物)。而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佐佐木舜一1928年在台湾植物名汇(ListofPlantsofFormosa)一书中所列的植物学名Limnanthemumnymphaeoides这个植物时,它所指的是荇菜或黄花莕菜,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笔者认为过去可能都将同为开黄色花的黄花莕菜(Nymphoidesaurantiacum)当做是荇菜,由于黄花莕菜目前已经在台湾灭绝,我们只能从标本上看到它过去在本省所留下的遗迹。


【注】

  雎鸠这种鸟儿,在那河中的沙洲上关关叫着。美丽善良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左一把右一把的去捞取它。美丽善良的姑娘,醒着睡着都想追求她。追求不到,醒着睡着想个不停。相思无尽情意长,翻来翻去都睡不着。参差不齐的荇菜,左一把右一把的去采摘它。美丽善良的姑娘,弹琴鼓瑟去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左一把右一把的去拣摘它。美丽善良的姑娘,敲钟打鼓去使她欢乐。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  教师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