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问题,虽然提问角度不同,但总的看来,都偏向于引导学生理解“爱情”。关于这一点,韩军老师曾客观地指出过。至于教师教学用书,也表现出这一倾向。“教学建议”中写道: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文学作品和大众文化(影视、歌曲、杂志等)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遐想,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初涉“爱河”。但“什么是爱情”,是需要人生的经历和“智慧”的积累,才能给自己一个答案的。教师可以借助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借鉴他人的“生活的智慧”,好好思考与品味爱情的含义。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动人故事,少一些抽象的教条。引导学生“好好思考与品味爱情的含义”,指向就更加明显了。
第二,教师对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不到位。对课文的人文性过度阐释和拓展,语文课就会变成思想品德教育课,这是课程改革以来阅读教学的一大偏向。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坚守“本位”。洪镇涛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于漪老师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把握三个方面:
1、文章写了什么?
2、作者是怎样写的?
3、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目标应有两个层面:一是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中理解内容,学习语言为主,理解内容为辅。二是学习写作,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写作方面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我们强调的是“学习”,绝不是研究语言和章法。
要真实全面的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与其亲密接触。同样,要准确把握文章的“真义”,就必须与文本亲密接触。认真研读和准确把握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前提。
那么,这封信值得重点关注的地方有哪些呢?用韩军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应该“研讨”哪“两三点”呢?
其一,研讨文章的悬念。信的第一句话:你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按一般人的思维习惯,要么对女儿的问题感到不可思议,谢绝回答;要么怒目而视,责怪孩子居然提出超常的问题;要么敏感到女儿可能会“出轨”,加强防范。可作者却偏偏“非常激动”,为什么呢?下文接着给出答案,作者意识到女儿正在跨越“界限”,应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教会女儿做人。从“我的宿愿是把生活的智慧,也可以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一句可知,作者只是以“爱情”为话题,谈的是做人的道理。这正是作者激动的原因。
其二,研讨奶奶童话中的三个场景、三种境界。“三个场景、三种境界”是韩军老师的概括,也是整封信的核心部分,阐述的是这样一个哲理: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三个场景,伴随着出现的上帝的态度变化,上帝由“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到最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反衬人类爱情的伟大力量。作者是这样描述三次“爱情”的:“他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无以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不可理解的美同过去一样的力量”。“美”和“力量”前的修饰语,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历久弥香。从“爱情”到“忠诚”再到“追念”,逐层升华,显示出人性的光辉,这是远远超越于庸俗的爱情,这才是作者需要女儿真正理解的。至此,我们才从一个新的视角发现作为教育家的苏霍姆林斯基用意的深刻。
抓住这些根本,抓住这“两三点”,引导学生思考、探讨,透过这些血肉丰满的语言,学生一定会品出味儿来,对爱情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无须刻意深刻的讲解,否则,学生就会堕入“情网”,忘记鲜活的语言。
坚守阅读教学的本位,就等于掌握了打开阅读教学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