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九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谈生命》教学案例,
福建省福州市第七中学 陈莉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能力目标:
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目标: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2、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于生命这个话题,从古至今有不少人进行过探讨,我们中学课本就有不少。其中《生命 生命》一文的作者杏林子她从小就与病魔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她对生命有什么样的感悟呢?在文中她就借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求生,小瓜苗从砖缝中长出,倾听自己的心跳声这三件非常寻常的小事谱写了一首生命的赞歌。今天,我们再看看另一位作家冰心先生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板书 谈生命 冰心)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熟悉课文
三、梳理文章思路
四、重点欣赏“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片断
五、朗读此片断,再次感受文章的美
【赏评实录】
师:在这里作者要谈生命,但开篇却写到“不敢说生命是什么,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在作者看来生命像什么?
生(齐):像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树。
师:作者抓住春水什么特点来写?是水流湍急?清澈见底?或是奔腾不息?
生:奔腾不息。
师:作者再把生命比作一棵小树,是抓住小树什么特点呢?
生:顽强生长
师:文章的思路很清楚,借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像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来揭示生命。
师:今天,我们先重点欣赏生命像一江春水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读出感情。
生齐读,声音响亮。
师声情并茂朗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师:读着这句话,大家有什么样的联想、感悟?
生1: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勇往直前。
生2:我们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人生中的一切艰难险阻。
生3: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读起来非常生动。
生4:作者用词很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奔腾、怒吼、回旋”等动词,还有“愤激、心平气和”等表心理的词语。
生5:生命是一个进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困难或不如意的事就放弃我们的追求,否则我们的生命将毫无意义。
……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不仅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也对语言进行了分析,分析地很透彻。
师:生命像一江春水,他奔流不息,奔流的过程中他一帆风顺吗?
生:“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和“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是指他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有时候他遇到了细细的平沙……”和“有时候他遇到晚霞和新月……”是指他生命中比较美好的旅程。
师:“巉岩前阻”“暴风雨”都指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是否有所区别?“细细的平沙”和“晚霞和新月”呢?请同学们把这四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然后议一议。
生1:“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这个句子写出了生命就像春水前行时一样,会遇到磨难和挫折,但风雨过后是彩虹,磨难只会丰富人生的阅历。
生2:“暴风雨”所代表的磨难和挫折应该比“巉岩前阻”更加沉重,这种磨难会让人暂时迷失方向。
……
师:春水从发源到奔流到海的过程就是生命的过程;一路上奔腾不息,喻示着生命的过程是进取、奋斗的过程;奔流过程不会一帆风顺,生命也一样,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幸福,也有痛苦,而这样的人生才更显精彩。课后请同学们把课上的这些感悟写下来就是读书笔记了。请大家再次朗读此片断。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生命像一江春水片断,这作为一个示范,课后同学们自读生命像一棵小树片断,做点读书笔记,这是作业。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的很流畅、很舒服,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基本实现了课前的设想,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破了重点和难点,达到了感悟人生、教育思想的目的。学生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的认识和体会深入了一层。在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活动面较广,尤其令我高兴的是,学生说出了一些有创意、有个性的见解,虽然不十分正确,但这是他们积极思考的结果,是很珍贵的。
【同行点评】
1、能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教学重点突出,条理性强,注重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研员点评】
课堂教学坚持母语教学的特质,立足语言本体教学。关注人文情怀,注重母语习惯,强调情感体验,在听、读、思、议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体味冰心散文语言的魅力。不过冰心的散文是心灵的笑语和泪珠,应引领学生捕捉文字背后萦绕的情丝,体味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如有可能也可将教师自身对生命的解读拿来与学生分享,让师生的阅读生命一同在《谈生命》一文中绽放美丽。(陈英皓)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