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九年级语文辅导一本,为什么只有一本?──《蒲柳人家》探究式学习设计

一本,为什么只有一本?──《蒲柳人家》探究式学习设计

11-01 11:55:11 | 浏览次数: 81118 次 | 栏目:九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九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一本,为什么只有一本?──《蒲柳人家》探究式学习设计,
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 李 芳     【设计思考】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阅读。认为探究性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②我在授教《蒲柳人家》时就设计了以学生“探究性阅读”为主的探究式学习。

  《蒲柳人家》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小说表现的是京东北运河畔一个普通农家的生活故事。在学生课前所做的预习评价中,我发现学生普遍是喜爱这篇文章的:

  A生:小说人物个性鲜明,一丈青大娘的泼辣能干、何大学问的仗义疏财、小何满子的聪慧灵秀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B生:“一丈青”大娘打纤夫一段很有趣。一个老太太看到纤夫们赤身露体,大为光火,用柳条把他们打成落水狗,堂堂男子汉只好向老大娘拼命求饶,谁看了都会觉得可笑。

  C生:文中使用的白描手法很不错,短短几句,便可以勾勒出一个传神的形象来。比如第17段中的“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就把何大学问高大威武、气度非凡的形象表现出来了。

  D生:文章没有华丽的篇章,没有花哨的语言,有的只是如泥土般朴实又饱满的字眼,字里行间,有种田野诗的味道。

  但是,当我走进省内大型的书店(浙江省新华书店)想购买刘绍棠先生的相关书籍时,却发现书架上只有一本英汉对照的《刘绍棠小说选》,在随后走访的大大小小的十数家的书店里也只艰难地发现了《刘绍棠全传》,更多的结果却是惊人的相似,架上没有书,库存为0!书店负责人冷静到告诉我,关于刘先生的书已经多年未重版了。为什么学生喜爱的作品难觅踪影?为什么当代文坛著名乡土作家的作品不再重版?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和深思,同时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刘绍棠先生的创作及评价、乡土文学及其生存现状、现代人的阅读喜好和出版业的尴尬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我决定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这篇文章的教学。
 

【设计过程】

一、探究主题

  一本,为什么只有一本?


二、探究式学习步骤

  1、师生对话,提出困惑:

    师:同学们,《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发表于1980年的代表作,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从教材P29的注释①中我们了解到《蒲柳人家》全篇共12节,本文节选的是前两节,写到第35小节为止,你们想知道 “这颗救命星”究竟是谁么?

    生:想,很想知道。

    师:但是,如果大家想去书店找《蒲柳人家》全文的话,恐怕没那么容易啦。

    生:为什么?不是很简单的吗?查一下刘绍棠先生的书,不就可以了吗?

    师:起先我想的也和大家一样,但是事实告诉我在浙江省内的书店书架上已很少有刘先生的书籍了。

    生:为什么?为什么?(一脸疑惑和迷茫)

    师:什么书不再版?

    生:销量底的没有效益的书(若有所思)……

    师:同学们,只有“一本”的原因是复杂的,这正是我想交给大家去探究的问题──“一本,为什么只有一本?”今天的课只是一个引子,我希望大家组建成探究式学习小组,围绕“一本,为什么只有一本”的主题来选择一个子题,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③阅读刘绍棠先生的作品及相关评价,了解乡土文学及其生存现状,当然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去把握“当下”对刘绍棠先生作品和乡土文学作品的社会关注度。最后请每个小组结合阅读和调查,分析写出探究结果。两周以后,我等着同学们的汇报和交流。

  2、成立探究小组,制订探究计划:

    本班一共有46位同学,在征求同学建议后,成立了5个研究小组。要求一周之内上交探究计划和小组分工。探究子题有:

    第一小组:刘绍棠作品评价和社会关注度

    第二小组:乡土文学及其社会关注度

    第三小组:“乡土文学”为何没落?

    第四小组:现代人的阅读喜好和出版业的尴尬

    第五小组:呼唤乡土归来

  3、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结合此次《蒲柳人家》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我给学生们推荐了以下书籍和文章阅读:

   ⑴ 《刘绍棠全传》(郑恩波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6月)

   ⑵ 《刘绍棠小说选》(刘绍棠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9年8月)

   ⑶ 《大运河与刘绍棠》(作者:张鸿声 田昊然)

  4、汇报探究成果:

  序号 探究主题 主要观点陈述 参考书目及相关
资料 1   刘绍棠作品评价和社会关注度。   1、刘绍棠的小说作品独成一派,描绘了京东北运河农村的二十世纪风貌,为二十一世纪的北运河儿女留下一幅二十世纪家乡的历史、景观、民俗和社会学的多彩画卷。

  2、刘绍棠作品语言特色鲜明,文笔优美而清新,意境淡雅而适远,景物描写尤胜,仿佛一首首田园牧歌。歌颂的人情美主要体现在中国民间道德的善良和情义方面。

  3、刘绍棠先生40年如一日的勤勉创作态度令人景仰。不论环境如何艰难,遭遇如何坎坷,他都绝不沉沦。

  4、 但是当下读者对刘绍棠作品的关注度比较低。在杭州闹市街头对100位路人所作的社会调查中发现,有67人表示他们不知道有刘绍棠此人,20人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对他没有了解,只有仅仅13人可以说出他一部以上的作品。再例如在网上“白鹿书院”刘绍棠的作品及留言区许多作品的留言次数只有一次或两次,有的无。   1、《大运河与刘绍棠》(作者:张鸿声 田昊然)

  2、www.bailushuyuan.com “白鹿书院”网 2

乡土文学及其社会关注度。

    1、乡土文学通常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鲁迅先生曾经把具有乡土气息、怀乡情调的农村题材,称为乡土文学。刘绍棠先生在《<蒲柳人家>二三事》中说:“土气的作品,我称之为乡土文学。乡土文学在我的心目中,就是要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继承发展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保持和发扬强烈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描写农民的历史和时代的命运。”

  2、但是当下读者对乡土作品的关注度比较低。在杭州闹市街头对100位路人所作的社会调查中发现,对“乡土文学”很在行的只有1人,大致了解的有8人,了解不多的有8人,几乎不了解的人却多达83人。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1] [2]  下一页

TAG:

《一本,为什么只有一本?──《蒲柳人家》探究式学习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