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九年级语文辅导生活化与语文化──评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案

生活化与语文化──评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案

11-01 12:05:13 | 浏览次数: 61418 次 | 栏目:九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九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生活化与语文化──评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中学 李海林       李镇西老师的课就是有这么一种魔力,把学生深深吸引住,把我们“读”他的课的人也深深吸引住。现在我要分析的是,李镇西的课里面有一种什么东西把人吸引住了呢?我们当然可以说是李镇西那诗人般的激情,也可以说是他平等待人(学生)的教学民主作风,以及他那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课堂驾驭艺术(我个人的体会,还发现李镇西有一种孩子般的纯真,他和这些小孩子一样那么容易被感动,是不是这样性格的人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所喜欢?)。这样的回答都没有错。但我又觉得这样的回答没有解决问题,没有深入到“教学科学”这样的层面上。教师的个人素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语文课来说,但仅仅从这个角度来评课,则停留在“评人”的层次上,对我们老师并没有更多的意义,因为这些“个人魅力”不是我们学得来的,而且对于教学研究来说,这些回答除了能得出“教师个人才华非常重要”的常识外,也没有更多的话可说了。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样一些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教师的个人魅力才能体现出来,才需要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怎么样在课堂里体现自己的个人魅力?还有,这种魅力是一种什么样的魅力呢?──这些问题,我想通过李镇西的这堂《致女儿的信》课案来回答。

  我们来看李镇西是怎么上课的。先是板书;然后是解决不认识的字:“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这个导入设计很一般,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话:“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这句话好在什么地方呢?当然首先是亲切;但是我还想再往深一方面问:“亲切”对教学意味着什么呢?除了言语艺术的考虑(幽默的效果)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呢?接下去李老师要正式进入教学了:“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划线的这句话设计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我们还可以往深一点的方面说:“从学生的感受开始进入这篇课文的教学”是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对这一点李镇西有明确的认识),问题是,“尊重学生”、“从学生的感受开始”对教学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除了伦理的意义外,还有没有教学的意义呢?

  我想到的词语是:生活化。李老师通过“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这一句话,把学生带入了“李老师”与“我”的一种“交往情境”中,于是这堂“教学”变成了“李老师”与“我”的一种“真实交往”。“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这一句话,问的不是课文如何,而是“你”如何,“你”的回答是对“我”(李老师和其他同学)而言,是“你”与“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交往,是“你”和“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换某种生活的感受。李镇西通过一系列类似的设计,暗示学生你们进入了一种“生活情境”,你们和“李老师”一起在“过自己的一段生活”,在“真实地”而不是“模拟地”生活。──这就是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是一个我们大家都接受的一种教学理念,但问题是怎么样“生活化”呢?我们现在的思路是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之外的“社会”中去;而这就意味着:“课堂”不是师生的“生活”。这样的理解就走到歪路上去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语文教学本身的“生活化”。而在语文教学之外去寻找生活化的契机,基本理念是错误的,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可操作性,从而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李镇西的本事在于,他轻轻一点,就把这样一个在“教室”空间里发生的“教学活动”改造成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的“生活”:它有着生活情境里才有的“交往”,它有着生活情境里才有的人际关系,有着生活情境里才有的情感和幽默,更重要的是,它有着在生活情境里才有的“生活的成果”。

  在这堂课里,“生活化”体现得最充分的、也是这堂课最精彩的地方,是关于“父母是怎么回答‘爱情问题’”的交流。一方面,这段设计是一种“深度导入”,最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理解文本的情境和契机;另一方面,这是一段完全生活化的情境。这里呈现的,是具体的学生他们自己的亲身的一段生活经历,而且是一种“很深的生活经历”。问过了的同学,父母的回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上课的时候还能把父母的回答背下来),没有问过父母的同学也有深刻的心理体验:“不敢!”还有:“李老师”也有过这样的“生活场景”:不过女儿没问过自己,是“我主动给她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这封信”。在这里,学生完全进入了一种“生活情境”,这不是他们想象的一般的“上课”,而是在与这个“李老师”和其他同学真实的交流,有深度的交流。这种“生活情境”的营造到了这堂课的最后达到高潮:李老师想起了一首歌,同学们轻轻吟唱。同学们忘记了这是上课,好象就是在家里或别的什么地方,在感动的时候唱歌,唱自己喜欢的歌。最后,这种生活的空间感和真实感被李镇西不可复制地再一次强化:“再过一个星期,下周星期一,我将去见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我们1998年第一次见面,已经六年不见了。李老师要去见她,你们有没有什么话要我带给这位当年幸福的女儿?李老师一定带到!”──“课本”里的人物变成了同学们生活中人物(与老师见过面而且马上再见面的人)。这种安排当然只有李镇西才有可能,而且,李镇西是有意(生活化)而为,他在备课时已经明确设计了这一环节。

  现在我可以回答我们在开头提出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教师的个人魅力才能体现出来,才需要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怎么样在课堂里体现自己的个人魅力?还有,这种魅力是一种什么样的魅力呢?我的回答是:只有把教学带入一种生活情境,教师的个人魅力才能体现出来,教师的人个魅力是生活的魅力。“魅力”是一个生活概念,它是针对生活而言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魅力应该通过生活情境的“带入”或“营造”体现出来,说到底,教师的魅力,就是他的生活艺术,生活的情趣和品味。教师的个人魅力只有在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的时候,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变成了一种“个人化、私人化”的行为。

  于是,我们是否可以说,“生活化”是语文课的一条标准。供老师们参考吧。下面,我想说的,是语文课的另一条标准:语文化。

  “生活化”是新课标的一条基本理念。课标的具体表述是: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这一理念无疑是正确的,是现代百年语文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但这一理念在实际执行中似乎走了样,走向了“泛语文化”。我概括为三句话:在主题活动中语文被边缘化、模糊化;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被悬置、被空洞化;在语文教材中语文被遮蔽、被淹没在人文话题结构中。语文教学要生活化,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语文生活化。生活与语文的天然联系为实现这种“语文生活化”提供了可能。李镇西对这一点显然是有着不一般的理性自觉的。他在与学生那样的“神交”中,在自己和学生一次一次的被深深感动之中,他仍然顽强地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和学生拉回到对课文、对文本、对语言的关注上来,有时甚至不惜破坏掉好不容易创造出来的那样一种“神圣”的气氛(我们可以想象,对李镇西这样一个教师来说,他是多么珍惜这种“气氛”)。

  在讨论完“与父母谈爱情问题”以后,李镇西“见好就收”:迅速导入“现在我们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而且用下列话强化这种“语文的转向”:“把你喜欢,欣赏的语句勾出来,或者不懂的画出来。”“你特别欣赏的句子。甚至你有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勾出来。不懂的问题也可以记在那儿,一会儿可以提出来。”这种细致的用心很快起到了效果,同学们开始进入对具体语句的理解、分析和讨论。当李文思同学对“无与伦比”一词提问时,李镇西“心里一亮”:“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敏锐地发现学生发言中和文本重点的结合点或邻近点!说实话,在课前我所能想到的最大的教学难点,就是这篇文章很容易上成以“正确认识爱情”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我提醒自己:必须上成语文课,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认识爱情的同时,又注意课文的文学性或者说写作艺术。因此,在这之前,虽然表面上我和学生在轻松地聊着,但实际上,我一直在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我在等待,等待着学生自由交流和教师主动引领的最佳切入口。现在,李文思的发言让我心里一亮:机会来了!”

  在这堂课里,大部分时间,李镇西带领学生在讨论课文本身的语言、意境和“艺术手法”。好几次,由于李镇西那抑制不住的激情,也由于“爱情”这个话题本身的热度,同学们听着听着就又“陷入了对爱情的沉思”。李镇西实际上自己也在神往中,但理智使他“又问:‘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包括写作上的问题。比如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唱完那首“浪漫的时刻”后,“同学们没有说话,都看着我,每一双眼睛都在感动,都在思考。”李镇西“停了一会儿,我问:‘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或者对苏霍姆林斯基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想象,这种“扭转”对李镇西和同学们来说需要很大的力量:李镇西在这样的时刻也没忘记:“必须上成语文课!”

[1] [2]  下一页

TAG:

《生活化与语文化──评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