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七年级语文辅导《口技》课堂实录

《口技》课堂实录

11-01 11:52:03 | 浏览次数: 37218 次 | 栏目:七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七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口技》课堂实录,

  生12:“遥闻深巷中犬吠……其夫呓语”这些要读得慢一些,因为是“遥闻”,而且很安静,声音很远、很少,要读得缓一些。

  师:很好!我想问一下,“遥闻深巷中犬吠”是有声音的,为什么你还说很安静呢?这种写法叫什么?原来读过类似的句子吗?

  生12:这是以声写静,“鸟鸣山更幽”就是这样的。

  师:很不错!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小学时学过的一首诗,叫《鸟鸣涧》,体会一下。(师生齐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好,现在我们来读第二段,读出缓急。

  生:(齐读第二段。)

  师:你们觉得该快的地方快了没有?(生杂曰没有。)那么我们再把这几句读出感觉来。“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开始读。

  生:(齐读)“妇手拍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师:这次读出了众多声音的感觉了。下面我们还要换一种形式来读。看屏幕。(3.读出“善”来——从词句、结构、写法上可读出“善”,你试试!)从词句、结构、写法上可以读出“善”。我先来举个例子,如第二段宾客的反应部分,“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你们看“伸颈、侧目”是宾客的动作,“微笑”是宾客的神态,这是以有形的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无形的让人默叹的声音。以有形衬无形,体现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突出了口技人表演者“善”。同学们可以仿照这个例子,再去读出“善”来。从内容上说也可以,从结构上、用词用句上也可以。想想吧。(没有学生举手)你们互相说说也可以。(又过了一会)好,你举手了,请说吧。

  生13:我看“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同一时间,口技表演者发出了这么多声音,这就写出了口技表演者的“善”。

  师:好!这是从正面描写的角度,写出了口技表演者的“善”。还有谁说?

  生1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这里从宾客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刚刚被口技人吸引住了,这就写出了口技表演者的“善”。

  师:好!这是从侧面描写的角度,写出了口技表演者的“善”。同学们可以看看结构,假如我们把第二、三、四段忽略掉,你们读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看还发现了什么?

  生15:第一段写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最后一段也写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师:文章首尾都这样写,结构上叫什么?谁能来补充?

  生16:叫首尾呼应。还有道具这么简单,刚刚表演的声音那么多,体现了口技表演者的“善”。

  师:哦,首尾呼应,这是林嗣环写作结构上的“善”。(板书:善)简单的道具能演奏“百千齐作”的声音,体现了口技表演者的“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体现出了“善”,以声写静还写出了“善”。看来,“京中有善口技者”里的“善”字是文章的文眼啊。其实要有时间,我们还可以具体分析出文章里有很多地方写出了“善”。时间到了,留给同学们课后慢慢欣赏吧。同学们还可以做一做课后练习四,争取背背这篇文章。

  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这篇文言文,看屏幕(屏显:读出语感、读出意义、读出内容、读出妙处。)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方法。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以上就是www.manfen6.com小编分享的《口技》课堂实录的全部内容。

上一页  [1] [2] 

TAG: 课堂  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