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二)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二)

11-01 11:08:11 | 浏览次数: 53018 次 |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二),

  师:走过第二条街,抬头向上看,也是——

  生接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走过第三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接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都是——

  生接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同学们,怪不得,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师指板书)

  生:多么奇丽的景色!

  师:同学们,你们想看看这些奇丽的景色吗?

  生:想。

  (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花团锦簇”;课件展示五颜六色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姹紫嫣红”)

  师:你还能说出几个关于花的词吗?

  生:五彩斑斓。

  生:五颜六色。

  师:当你置身在这花的海洋时,你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

  生:享受。

  生:陶醉了。

  师:那就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把这一段读一读吧!等一下老师请同学读给我们听

  (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与我们分享他的心情,美美地读给我们听?

  (一生读)

  师:老师听不出你激动的心情呀?你来。

  (另一生读)

  师:我听出一点味道来了。还有谁来?

  (第三名学生读)

  师: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不仅要读得好,还要加上表情,那样会更生动的。请听老师读。(老师范读)

  师:你们能像老师一样读吗?

  (全班试读)

  师:这样读就好多了。同学们,你们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留在脑海里吗?

  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把这段话背下来吧!老师这里有一些提醒(课件出示部分词),你可以看着大屏幕,试着背一背。

  (生练读,练背)

  师:谁来试一试,如果你觉得有难度,可以看大屏幕的提示。

  (一生站起来背)

  师:这位同学背得挺流利。

  师:还有谁愿意试一试?这么多,想背的同学站起来吧!

  师:真好。同学们,我们能把写得美的句子背诵下来,这其实就是一种积累呀!全班同学起立,齐背一遍。

  师:真不错。同学们,你们琅琅的读书声,把我带到了德国,我看到了德国那奇丽的景色:

  (课件配乐出示德国风光图)

  师: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怪不得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师指板书)

  生:多么奇丽的景色!

  师:学到这,我们也会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

  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当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地方时,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1:这里真是太美了!

  生2: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

  结束语:

  是呀,同学们,当我们置身于此地时,会由衷的喜欢上这里的花,这里的美。花是美的,其实宇宙间美的东西还有很多,只有人们去发现他,欣赏他,才会体现他真正的价值。那么在德国美丽的花海背后,是否隐藏着更美的东西呢?下节课请同学们跟随着季老先生再次走进德国去发现、感受和探究吧!

  下课!

  【总评】

  这节课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导课简洁明了。课的开始,教师播放了德国风光,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异国文化之大门,使其增长见识,而且创设“课伊始,情已生”的境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通过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整节课,教师紧紧围绕“多么奇丽的景色!”这一重点句来展开教学。从课题的引入到学生读题质疑,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是探究学习的开始。随着课文的初读、标记印象深刻的地方,到互相交流阅读收获、感受,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进入品读课文环节,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展示重点句、段“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和“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并抓住句、段中的词语“家家户户”、“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应接不暇”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悟,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在学生对文本有了较深刻的感悟之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读出情,读出味。接着实物展示、图片实景对比,让学生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从而体会到的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以及他们独特的养花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这里景色的奇丽。

  “教师引读”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能更好地抓住学生情感,看着图片、教师描述引读,学生跟着读,不仅让学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加深了对重点词语、课文内容的理解,随着入情入境的文本学习,学生已经与季先生的心灵产生了共鸣。这一教学环节给人“课虽止,意犹存”之感。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