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本教学设计方案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课《笋芽儿》这篇课文所引发的关于专题研究型学习。《笋芽儿》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师生需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网站、音像和图片资料,以弥补学习资源的不足。教学中教师还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通过读读、说说、演演、评评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设计意图】
在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小组协作利用互联网进行有关竹笋的生长、种类、历史、营养价值等方面文章的阅读,解决想要了解的问题,完成学习报告。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对他人的帮助表示理解和感激。
2、对科学童话故事产生兴趣,能从故事中汲取力量,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
力、创造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学会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的科学素养。
【学习成果】
通过上网阅读,解答了笋芽儿是如何生长的,笋芽儿有哪些种类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完成学习报告,培养了高级思维能力和信息搜集、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通过在BBS上发帖阐述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方法,进行了具有创意的工作;
通过在学习平台上进行小组协作的形成性评价,培养了自我评价能力。
【案例描述】
一、生本对话──在文本中诗意栖居
1、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学生借助原有知识、能力基础自读课文,然后小小组交流读懂了些什么,每组推派一代表归纳整理后在全班发言。学生认知基本停留在字词的理解,故事内容的了解,人品的初知层面。
(引导学生把自己与文本接触后的最本原、最原始的,没有受到过任何影响的感受谈出来。)
2、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根据个体喜好演读课文,看看在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词、句比较喜欢,比较欣赏,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说说自己的解读。
(深入角色,朗读文章对话,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
3、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学生在稍作努力的品读中,积累好词佳句,想象笋芽儿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后的自豪心理,谈谈自己的想法。
(深入研读最后一段,想象笋芽儿的心理活动,升华情感。)
4、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经受人文熏陶。
(跳出文本,以读者的身份审视文本,进行理性思考,引导学生与笋芽儿、春雨姑娘、雷公公、妈妈进行多向对话,从而产生多元化的理解与感悟。)
(通过与文本四次亲密接触,层层深入,步步递进,使作品潜在的含义、教师所理解的含义和学生所能接受的含义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融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自由王国而不是教师思想的橱窗。)
5、交流自主学习笔记,包括自己在课文摘录的好词佳句。
6、学生自主提问:谈谈自己还想了解哪些关于竹笋的知识。
7、组内讨论问题,解决不了的发布在BBS讨论区,并说说这节课打算用什么方法研究问题。
(小组讨论、上网阅读、询问老师等等。)
(鼓励学生质疑发问,把学生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使课堂的人际变得和谐,学生的心灵放松,情感释放,思维活跃,想象放飞,构成生命的课堂。)
二、小组协作 专题探究式学习
1、准备阶段:
⑴ 了解主题网站的大致内容:
师把专题网站的主要栏目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确定阅读研究的内容。
⑵ 指导学习报告的填写方法。
⑶ 学习评价标准,来指导完成学习报告。
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了具体的指导,学生学习时做过程评价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2、协作学习:
⑴ 学生利用主题网站中丰富资源进行主题探究式学习,摘录关键词、句、段或图片,打出自己的观点或学习感受来完成网站中的研究报告。
⑵ 教师深入学习小组个别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
⑶ 完成学习报告的小组互相观摩学习并修改完善小组的学习报告。
3、交流汇报:
⑴ 同学推荐小组汇报学习报告:
汇报学习者、研究的问题、研究方式、研究成果和自我评价表,说说加星或减星的理由。
⑵ 全班评议,教师总结。
⑶ 未汇报的组把研究成果回复到BBS讨论区的问题下。
4、总结升华:
欣赏网站上的有关竹笋的记录片,在BBS上留下学习自己的见解、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