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贯穿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激发好奇心〗
叶圣陶先生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叶老先生的这一理念,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我将这一理念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有四点:
人人都有好奇心,特别是小学生。好奇心能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对那些他们不了解而又渴求了解的事物和现象。美国的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不引导好奇心进入理智的水平,那么好奇心便会退化或消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要使之更为强烈,让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借生日》的一段教学: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看老师写个字。(板书:借)
师:认识吗?
生:认识:借。
师:平时你向别人或别人向你借过什么?
生:借过玩具。
师:谁向谁。
生:我向XXX
师:借过什么?
生:我向XXX借过书。
生:我向XXX借过笔。
生:我把水彩笔借给XXX。
生:我向XXX借过橡皮。
师:好的,看来好多小朋友都有过借东西的经历。但你们借过这个吗?(板书:生日)
师:你们借过生日吗?
生:没有。
师:可真够奇怪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
生:(齐读课题)借生日。
此时,学生一定好奇:为什么生日也可以借?谁把生日借给了谁?……这些好奇的想法就会促使学生主动去读书学习。
【河南省安阳市红庙街小学 李红婷】
〖浅谈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实践性〗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笔者认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课外作业应重点体现四个特点,即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学科性。
以“动手” 为主的实践性课外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动手做,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而且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完《借生日》可布置学生动手做一份小礼物(一幅画、一件纸工等)送给父亲或母亲,并说一句祝福的话。学完《自己去吧》以“我学会了XX”为题,让学生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可以是一种技能或本领,并说说是怎样学会的。
另外,在布置“动手”作业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学科间的整合,可以让学生结合其他课的学习动手做一些小制作、小科技作品。这类作业,使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有了自由发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 叶明翠】
〖浅谈低年级美读教学·深刻领悟美〗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最重要的是“美读”,美读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即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娓婉处还他个娓婉。”“它是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关键,那么怎样才叫美读呢?
领悟美必须做到反复研读教材朗读课文,师生一起进入课文充当角色。
1、善于引导学生悟情、悟理、悟法:
如教学《借生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然后检查悟的程度。“小云的妈妈是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生:“是小云的妈妈记性不好。”
2、再让学生自读、自悟,并提示:“小云早上醒来时枕边怎么有一个布熊呢?”生:“因为今天是小云的生日,这是妈妈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3、再次让学生读课文想:“小云妈妈记性不好,小云的生日她为什么没忘呢?”启发学生悟出:妈妈心中只有他人。
【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实验小学 刘迪玲】
〖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促进有效教学·让学生成为乐于学习的人〗
瑞典著名女教育家爱伦·凯提出将儿童当“人”看,让他们拥有与成人一样的独立人格与选择权利。语文教育同样必须承认学生独立人格的价值,“蹲下来看儿童”,用儿童的要求来要求儿童,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提供与之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让他们的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的人。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要清除“应试教育”导致的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就必须确立引发兴趣,培养个性、尊重需求的原则,给学生心灵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现代教育观念认为,老师的重要任务不在于传输知识,而在于科学地调节学生的学习与其需要之间的关系,既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又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就要把引导学生乐学放在教学中突出的位置上。在教学中善于创设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里自由”环境,善于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感进行学习,从而感受语文的乐趣,产生学习的动力,自觉地克服各种障碍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提高学习的效率,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和满足。如我上一年级语文上册《借生日》一课,我先微笑地问学生:“你们的爸妈给你们过生日吗?”学生们高兴地说:“过!”接着,我在课题“借”字下加上着重号问:“你们知道有借生日的吗?生日怎么借?”学生们睁大眼睛,显出一副疑惑不解,求知若渴的样子说:“不知道。”我真诚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借助拼音一定能读懂课文,边读边想,借生日是怎么回事?谁把生日借给了谁呢?”学生们立即饶有兴趣地去读课文。同时放歌曲,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氛围,让他们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感。板书课题,突出一个“借”字,设疑提问,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的兴趣。学生们认真阅读,合作识字,非常投入。课堂气氛活跃,充满乐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思维也变的活跃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人翁精神就迸发出来,学习的自信心、进取心就会树立起来。
TAG: 教学 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