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数学学科知识数学教研数学教学设计七年级《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11-01 11:56:30 | 浏览次数: 46018 次 | 栏目: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manfen6.com 七年级《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计算: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温差分别为,这一周的平均温差为这周的平均最高气温为,这周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3)交流统计形式,比较每种统计形式的优势,交流计算结果;

  (4)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数据,完成数据的统计与计算;

  (5)数据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对本周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6)师生互评

  对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方法的评价。

  5.效果预测

  (1)法则运用不熟练,导致计算错误;

  (2)计算正确且统计形式多样化。

  6.措施

  加强组内分工合作,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对法则运用更加熟练,让学生从计算中更好地理解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温差的概念,为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提供思路。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让学生在极大的参与度中提高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回顾反思拓展思维

  1.学生回顾(知识、方法、思维、能力)

  (1)本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2)本次活动你学会哪些数据的处理方法?

  2.学生相互交流、评价,体会活动感受,形成共鸣。

  通过活动的回顾与整体感受,让学生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有更清晰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结构得到完善。

  (四)作业布置活动延伸

  下表列出了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早的时数,如现在北京时间8点,则东京时间为9点)

  

 

  1.如果现在的北京时间是7点,那么现在的纽约时间是多少?

  2.小明现在想给远在巴黎的姑妈打电话,你认为合适吗?

  通过这道习题,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有一个综合的运用。让活动延伸到课真正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五、评价分析

  教案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两个体现

  1.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2.体现活动课的课型特点(活而不乱)。

  (二)两个侧重

  1.侧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2.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两个希望

  1.希望通过生活中丰富的数据去体味数学的魅力;

  2.希望学生通过活动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  

《七年级《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