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试卷中心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23.捕蛇者说·练习集【免费精品】(2套)

23.捕蛇者说·练习集【免费精品】(2套)

09-28 02:33:47 | 浏览次数: 460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试卷
标签:初中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manfen6.com 23.捕蛇者说·练习集【免费精品】(2套),

www.manfen6.com——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

(一)从《捕蛇者说》全文看,第 段是描写和记叙,第 段是议论。其中第 段是蒋氏捕蛇的背景,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第 段叙述蒋氏三代捕蛇的苦难家史,为后面的议论打下了基础;而 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点出主题。

(二)课文开头第一句说:“永州之野产异蛇”,接着从三方面对这种蛇之“异”进行描述。请你指出这种蛇哪三方面“异”,并用原文具体说明。  

1. 蛇之 异:

2. 蛇之 异:

3. 蛇之 异:

(三)永州之野这种蛇有巨毒,可是“永之人”却争着去捕捉这种蛇,其原因是( )   

A. 这种蛇对草木、对人都有害

B. 这种蛇可以用来治病

C. 捕到这种蛇可以“当其租入”

(四)“蒋氏”用对比的方法回答作者向他提出的问题,具体说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请用原文回答:

1. 回顾过去,六十年以来,乡邻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2. 从现在的情况看,乡邻们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五)全文的中心句是( )

A. 苛政猛于虎也。

B.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六)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

 2.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

3.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

答案:

(一)

1—4,5;1;2和4;5

(二)

1. 形;黑质而白章

2. 毒;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3. 功用;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三)C

(四)

1. 乡邻们的情况:从“乡邻之生日蹙”,默写到“非死则徙尔”。蒋氏的情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而吾以捕蛇独存。

2. 乡邻们的情况:悍吏之束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旦旦有是。蒋氏的情况:从“吾恂恂而起”,默写到“则熙熙而乐”。

(五)B

(六)

1. 对偶

2. 对比、反问

3. 排比

【模拟试题】

一. 填空。

1.《捕蛇者说》的体裁是 ,作者柳宗元是 朝人,我们在初一时学过他的

,初二时学过他的

2.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除了柳宗元,还有韩 、欧阳 、曾巩、王 、苏洵、苏 、苏

二. 在括号内填出各分句省略了的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无御之者。

三. 选择填空。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括号内打“√”),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的意思。

1. 然得而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

A. là( )  B. xī( )

2. 募有能捕之者,其租入。

A. dàng( )  B. dāng( )

3.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死者矣。

几:A. jī( )  B. jǐ( )

数:A. shǔ( ) B. shú( )  C. shuò( )

4. 谨之,时而献焉。

A. shì( ) B. sì( )

(二)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句后的括号内。

1. (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大风……( )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病矣。( )

(3)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后矣。( )

A. 已经 B. 停止 C. 使……停止,引申为治愈。

2. (1)十日,扁鹊复见。( )

(2)曩与吾祖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A. 居住 B. 过,停

3. (1)固国不山溪之险。( )

(2)而吾捕蛇独存。( )

(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尽吾齿。( )

A. 连词,相当于“来” B. 介词,靠 C. 介词,相当于“因为”

4. (1)永之人争奔走。( )

(2)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 )

(3)谨食之,时而献。( )

A. 代词,它 B. 兼词,于此,于是 C. 语气词,表示强调,译不出。

5. (1)若毒之?( )

(2)叫嚣东西,隳突乎南北( )

(3)今虽死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

A. 语气词,表疑问 B. 介词,相当于“于”

(三)句中加点字应怎样理解?将字母填入句后的括号内。

1.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矣。( )

A. 生病( ) B. 痛苦( ) C. 困苦不堪( )

2. 蒋氏大戚,汪然出曰……( )

A. 鼻涕 B. 眼泪 C. 鼻涕和眼泪

3.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A. 牙齿 B. 年岁 C. 岁月

(四)为下面三句话选择正确的译文,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1. 若毒之乎?( )

A. 你毒害它吗? B. 像有毒的吗?  C. 你怨恨它吗?

2. 君将哀而生之乎?( )

A. 你是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

B. 君子要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

C. 君子要让他悲哀地活下去吗?

3. 非死则徙尔。( )

A. 要不想死就搬走。

B. 不是死了就是逃荒去了。

C. 要没死就让你搬迁。

四.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按后边各问作答。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定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 给最后一段话加上标点。

2. 解释加点的词。

(1): (2): (3)

  (4): (5): (6)

3. 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

(1)( )辞曰。

  (2)( )许之。

  (3)敢以( )烦执事。

4. 简析各句中“之”的用法。

(1)公从之。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5. 选出各组中翻译正确的一句。

(1)夫晋,何厌之有?

A. 晋国,有什么可讨厌的?

B. 晋国,有什么能使它满意呢?

C. 晋国,有什么可厌烦的呢?

D. 晋国,什么时候能满足呢?

答( )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 如果不靠夫人的力量,是不会有今天的。

B. 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是不会有今天的。

C. 如果不是夫人的力量,就不会有今天这个样子。

D. 如果不是那个人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的。

答( )

(3)邻事厚,君之薄也。

A. 邻国的城墙厚,秦国的城墙薄。

B. 对邻国优厚,秦国就会吃亏。

C. 邻国的势力雄厚,秦国的势力就削弱了。

D. 让邻国的势力雄厚,就会威胁秦国。

答( )

6. 简答:烛之武是怎样凭着他的机智和巧妙的言辞,使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还派兵助郑御晋的?

五. 作文。

1. 题目:扩写《曲突徙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2. 要求:

(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把握住中心,围绕中心进行扩充内容,增添细枝末叶。

(2)不要改变文章的体裁,运用记叙描写方法去扩写。

(3)语言要求简练明确。

(4)字数500—600字。

3. 提示:

扩写,是对文章进行补充、扩展篇幅的一种写作方式。原文可以是一篇短文,也可以是一段文字,甚至是一句话,经过扩写,成为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具体说,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添枝加叶,增加具体的描写和记叙的内容,适当加以联想和想象。例文,作者根据短短的一段叙述,运用具体描写的方法,大大丰富了原文的内容,把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无比狼狈却又充满权欲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扩写时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在保持原作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必须紧扣原文中心,围绕原文基本情节,不改变体裁和人称,不任意地扩展和生发。二是对原作允许拓展和生发的地方可以作较充分的发挥。顺着原文的一条主干,发挥想象力把原文中空洞抽象的地方作适当的具体描绘,使之有血有肉,有头有尾,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三是扩写的语言要求简练明确,不能无话找话,拖沓冗长。

【答案】

一.1. 说,唐,《黔之驴》,《小石潭记》

2. 愈,修,安石,轼,辙

二. 蛇,蛇,草木,蛇

三. (一)1. B;把肉晾干 2. A;抵

3. A;几乎,差点;C;屡次,多次

4. B;同“饲”,喂养

(二)1. (1)C (2)A (3)A

2. (1)B (2)A

3. (1)B (2)B (3)A

4.(1)B (2)C (3)A

5.(1)A (2)B (3)B

(三)1. C 2. B 3. C

(四)1. C 2. A 3. B

四.1.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 (1)怀有二心

(2)边邑,边远的地方,此作动词,以远处作边邑。

(3)渡河,过河

(4)放肆,此指极力扩展

(5)表示希望的语气

(6)说同悦,高兴

3.(1)烛之武 (2)烛之武 (3)亡郑

4. (1)作代词,他

(2)句中语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3)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4)作动词,往、到

5. (1)D (2)B (3)C

6. 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服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还留下一部分人助郑御晋。

五. 【例文】

原文: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扩写:一队亡命贵族,在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他们虽然仗剑驾车,然而看得出来,他们疲倦极了,饥饿极了。他们用搜索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垅间禾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模样的人,走下车子来,尽量客气地向农民请求:“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你总得帮忙才好,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王子模样的人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个给你吧!”王子模样的人显然被激怒了,他转身到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冲地想逞一下威风,打那个胆敢冒犯他的尊严的农民。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模样的人上前去劝阻了:“这是土地,上天赐我们的,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么!”于是,一幕怪剧出现了,那王子模样的人突然跪下,叩头谢过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放到车上,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辘辘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


《23.捕蛇者说·练习集【免费精品】(2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