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试卷中心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集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集

09-27 01:54:59 | 浏览次数: 408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试卷
标签:初中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manfen6.com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集,

www.manfen6.com——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

本资源为免费资源,欢迎各大网站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www.manfen6.com。谢谢!

评价时间:120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一、语言运用(共10分)

1.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1)这是一(fú) 多么美丽的图画!

(2)爸爸买了一(fù) 象棋。

(3)老师为我们的成长(fù) 出了艰辛的劳动。

(4)这些产品完全(fú) 合质量标准。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春暖花开之时我们躯车到了海滨度假村。( )

(2)中国寺庙建筑洪大精美,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 )

(3)深篮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园月。( )

(4)对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我国人民义愤填膺。( )

3.结合字典中对下列粗体词的解释,选择准确的一项。

(1)鉴:①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②照。 ③仔细看;审察。 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⑤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

赏( )

(2)抑:①向下按;压制。 ②表示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可是、然而。 ④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

郁( )

(3)逊:①让出(帝王的位子)。 ②谦虚;谦恭。 ③比不上;不及。

( )

(4)律:①法律;规则。 ②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点,合称十二律。 ③旧诗的一种体裁。 ④约束。 ⑤姓。

己之严(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为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 ,各省市颁布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

(2)常听老师说:“现在你们懂了吗?”如果我们说懂,表示老师与学生在知识上已经完成了 ,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3)“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 了曹雪芹的全部心血。

A.权利 沟通 灌注 B.权力 勾通 贯注

C.权力 沟通 贯注 D.权利 勾通 灌注

5.判定成语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集邮能开阔眼界,陶冶身心。集邮不仅需要恒心,也需要学识。不管是什么时期、什么国家的邮票,都要敝帚自珍。( )

(2)每天下班,看到妻子已经将饭菜盛好摆放在餐桌上,老张总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

(3)为了一道题,我花了整整半天的时间,真是碌碌无为。( )

(4)受到一家小酒店招牌的启发,法国大作家左拉终于为自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找到了名字,真可谓妙手偶得。( )

6.修改病句。

(1)我班的外语基础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2)我们看到了“奥运之星”灿烂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

(3)这张面孔对洪老师很熟悉,但是他记不起对方的名字。

7.下面一段话的正确语序是( )。

A.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B.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C.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气。

E.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F.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8.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这段话中,表达作者观点的一个关键词是

9.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与甲句相对应的句子填在乙处(组成对偶句)。

甲句: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乙句:

(桂花、兰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春香、夏香、秋香、冬香)

10.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将你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语句作适当删减填入上联,使之构成对偶句式。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礼 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间。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子,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了,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1.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粗体词语。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

“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

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12.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 而流泪,第二次因为 而流泪。

13.文章结尾写包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

(二)美好的声誉

一天下午,本吉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工作,这正是大学的暑假期间,是我儿子前途未卜的时候。我真想向他说些什么。

休息时,本吉环视着我那15英亩的土地,有溪流,有树林,还有如碧波起伏的青草地。“这地方真美。”他说,显出沉思和迷恋。

于是,我就将这片土地的来历告诉了本吉。

我们的第一个孩子苏珊娜出生不久,格洛丽亚和我在我长大的那个镇上教书。我们很需要一块土地来建造房子。我注意到镇南面农民放牧牛群的那片土地,那是92岁的退休银行家尤尔先生的土地。他有许多土地,但一块也不卖。他总是说谎:“我已对农夫们许诺,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放牧牛群。”

尽管如此,格洛丽亚和我还是到银行拜访了他。他依旧在银行里消磨退休的岁月。我们走过一扇森严的桃花蕊木制的门,进入一间光线暗淡的办公室。尤尔先生坐在一张办公桌后面,看着《华尔街日报》。他几乎没有挪动一下,只从他那副眼镜上方看着我们。“不卖,”当我告诉他我们对这块土地感兴趣时,他自豪地说,“我已经将这块土地许诺给一个农民放牧了。”

“我知道,”我有点紧张不安地回答,“但是我们在这里教书,也许你会卖给打算在这里定居的人。”他撅起嘴,瞪着眼看我们:“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盖瑟。比尔·盖瑟。”

“嗯!和格罗费·盖瑟有什么亲戚关系吗?”

“是的,先生,他是我的爷爷。”

尤尔先生放下报纸,摘下眼镜.然后他指着两把椅子。于是我们就坐下来。“格罗费·盖瑟是我农场里曾经有过的最好的工人,”他说,“他到得早,走得晚,他把所有要干的事都干了,用不着吩咐。”老人探身向前,“如果有拖拉机要修理,让它搁着.他觉得不好受。”尤尔先生眯缝着眼,眼神流露出遥远隐约的记忆。“你说你要什么,盖瑟?”

我又将买地的意思对他说了一遍。

“让我想一想,你们过两天再来。”

一周后我又到他的办公室。尤尔先生说,他已经考虑过了。我屏住气息。“3800美元怎么样?”他问。以每百3800美元计,那我要付出约6万美元,这不明摆着是拒绝吗?“3800美元?”我喉咙里仿佛梗塞着什么。“不错,15英亩卖3800美元。”我无限感激地接受了。

将近三十年后,我和本吉漫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本古,”我说,“这全都因为一个你从未见到过的人的美好的声誉。”

在爷爷的丧礼中,许多人对我说,爷爷宽容,慈祥,诚实,正直。这使我记起一首诗:“我们要选择的,是美好的声誉,而不是财富;是爱的恩泽,而不是金银宝贝。”美好的声誉就是爷爷盖瑟留给我们的遗产,我希望本吉将来在这片温柔的土地上散步时,也将这个故事告诉他的儿子。

14.本文记叙的顺序是

15.请用六个词语概括格罗费·盖瑟的品德。

16.本文第一段写道:“我真想向他说些什么。”读懂全文后,用精练的语言回答。

(1)“我”真想向他说些什么的原因是

(2)“我”对儿子说的是

(3)“我”说这些的原因是

17.文中多次写到这片“美丽的土地”、“温柔的土地”,除了表达“我”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外,其用意是

18.文章结尾处引用一首小诗,其作用是

19.从全文来看,爷爷“美好的声誉”的作用是

20.文中将买地的经过写得颇有波澜,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1.选取文中的一个“美点”写几句评析的话。(50字以内)

(三)神 圣

儿子去年参加高考时,首选目标是北京电影学院电脑动画专业。我当时正好有空闲,便陪儿子进京赶考。

火车开出不久,一位乘警和列车员来到我们的座位前,那位乘警对我儿子一笑:“小伙子,请你当这个车厢的治安员,怎么样?”“行啊!”还没等我找理由拒绝,儿子已经爽快而兴奋地答应了,弄得我都来不及阻止。那乘警冲着一脸不快的我点点头,然后对我儿子说:“谢谢你!走,咱们去开个会。”儿子放下手中的画板,迈着轻快的步子跟乘警去了。我心里很不舒服,出门在外揽这闲事干什么?尤其是这种事,真要出点麻烦和意外怎么办?

不一会儿,儿子带着一脸的严肃和神圣回来了,胳膊上还戴着一个黄箍儿,“列车治安员”几个鲜红的字格外醒目。我问儿子:“都让你干些什么?”“巡逻、报警、抓小偷。”“别太认真,不要多管闲事。”我谆谆告诫着儿子。“那怎么行?列车长、乘警都说了要提高警惕。”

儿子画也不画了,开始在狭窄的过道里活动筋骨,伸展腿脚,不时还练上几个“长拳”,好像要与即将出现的“敌人”擒拿搏斗一番。跃跃欲试之后,儿子倒在铺上蒙头便睡。我对他说:“晚上再睡吧,不然夜里睡不着可就难受了。”“爸,晚上我还要巡逻呢。”“巡什么逻!”我真火了,“你是去考试还是当保安?还真的当真了!”儿子扭过身去不再说话。我还想开导他,可又一想,他的觉从来特别多,别说夜里自己起来巡逻,就是把他叫醒还得费点劲呢!

晚饭后,我觉得有些困乏。看了看躺在铺上的儿子,我踏实了许多,他这一觉还不睡到天亮?我安心地闭目睡去。

夜里醒来,看看表才两点多。扭头一瞅,儿子的铺是空的。我心头一紧,赶快起来寻找。此时,我看见儿子戴着那个黄底红字的袖章正精神抖擞地向车厢那头巡视,还不时把手指压得“啪”、“啪”作响。凌晨两点,在风驰电掣的火车上,一个刚满18岁的高中生在昏暗的车厢里昂首挺胸认真地来回巡逻着。我压下了叫儿子回来睡觉的念头,我不愿意,更不忍心破坏或冲淡儿子心中的那份神圣感和责任感——虽然这神圣和责任被他虔诚地放大了许多。

在我的眼里,儿子的这番举动近乎幼稚和单纯,但此时此刻,我还是禁不住为自己的“成熟”感到阵阵脸红。

2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

23.如果小说中的儿子高考的首选目标不是电脑动画专业,而是公安大学的警察,这对主题的表达是不是更好?为什么?

2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作为父亲的“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5.简析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1)“风驰电掣”、“昏暗的车厢”写出了什么?这一描写突出了什么?

(2)“昂首挺胸”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

26.你喜欢“孩子的幼稚”还是“大人的成熟”?请简述理由。

三、作文(共40分)

27.生活中难免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如自己的愿望要求未得到满足,考试成绩不好或者有了错误受到家长老师的指责批评,或是受到误解、委屈等。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人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经受磨炼,从而重新奋起。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这样。但也有人从此一蹶不振。所以,青年人必须学会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在错误、挫折面前”为题,写一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1)幅 (2)副 (3)付 (4)符

2.(1)驱 (2)宏 (3)蓝 圆 (4)膺

3.(1)③ (2)① (3)② (4)④

4.A

5(1)× (2)× (3)× (4)√

6.(1)我班是全校外语基础最好的一个班级。

(2)我们看到了“奥运之星”灿烂的笑容,听到了欢乐的歌声。

(3)洪老师对这张面孔很熟悉,但是他记不起对方的名字。

7.D B A E C F

8.审问

9.梅花、桂花、玫瑰花,冬香秋香

10.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1)表现女儿既想上学,又担心家里生活困难,凑不够学费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

(2)这个词语写出了1万元钱来之不易,也写出了凝聚着母亲的心血。

(3)因为母亲认为女儿浪费了钱,而且买的礼物“不健康”。

12.感激 委屈

13.答案要点:(1)母亲对女儿的不理解。(2)女儿伤心失望。

14.倒叙

15.勤劳、敬业、宽容、慈祥、诚实、正直。

16.(1)因为儿子正处在“前途未卜的时候”,“我”想教给他做人处事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则。(2)讲述了自己买地的经历。(3)让儿子理解“美好声誉”的重要性,并能发扬光大。

17.感激爷爷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美好的声誉

18.揭示和突出文章的主旨

19.一是为“我”赢得了一块美丽的土地(“美好的声誉”带来了物质财富),一是为“我”教育孩子提供了极好的榜样(“美好的声誉”变成了精神财富)

20.突出爷爷的“美好的声誉”的巨大价值,使文章引人入胜。

21.如针对“暗线”,可以这样写:全文以爷爷的“美好的声誉”作为暗线,牵引推动“买地”这一情节的发展,使文章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曲致之美,并让人从中体味文章深远的意境和精巧的构思。

22.儿子在进京考试的列车上当治安员。

23.不好。从“文”的去从“武”,更能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4.文中的主人公是儿子,“我”在结构上起线索作用,在人物塑造上起衬托儿子形象的作用。

25.(1)“风驰电掣”写出了速度之快,“昏暗的车厢”写出了车厢的宁静。这一描写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不同寻常。(2)外貌描写,体现了儿子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26.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