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高一语文课后练习《故都的秋》疑难解析

《故都的秋》疑难解析

11-01 12:03:33 | 浏览次数: 12818 次 | 栏目:高一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高一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故都的秋》疑难解析,

  1、正确认识文章主线对文章的统率作用:

    文章的主线统率全文的各个部分。本文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就是“清、静、悲凉”。这里的“清”是与“浊”相对立的,是一种清爽、清楚,而不是混混沌沌。正如文中所写,南方的秋,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它像半开半闭的花,微醺的酒,处于模糊与朦胧之中。而北国的秋却是味道十足的,清清爽爽的。“静”是宁静、安静,“悲凉”是人心情在客体上的反射。文章中各个部分均体现着“清”、“静”、“悲凉”的特点。如写小院秋景,那小屋是“一椽破屋”,墙是“破壁”,大环境就是冷落的。再看天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而人的活动是“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还有看那几缕萧疏的秋草。不久秋味十足,而且于清闲中流露着一缕缕落寞与孤独的伤感。作者也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种以声写静的方法更突出了小院的寂寞。这些景物,从声音到色彩到外形,都在显示着全文感情的主旋律──清、静、悲凉。其它几幅图画也是如此。但应注意,“清、静、悲凉”虽然是统率全文的,各幅风景图均统一在这感情基调中。但却不可机械地去分析,五幅图景中哪一景物是在显示清,哪一景物是在显示静,哪一景物是在显示悲凉。这样去分析课文,往往会走到牵强附会的死胡同之中。例如分析秋果中的枣树,作者之所以选它,只是因为它在京城人家院落中极为普通,几乎处处都有,而它青中带黄的色彩又与全文情感基调一致,足以代表作者心中的故都秋色。如果非要找它哪里是清,哪里是静,哪里是悲凉,就太琐细了,也太主观猜测了。所以,作者笔下的北京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是体现在五幅秋景图形成的总体氛围中的,这三者间又互相包容,互相映衬,清中有静,静中有清,清静中有悲凉,悲凉的外在表现即为清静。这样去读文章,较易于触摸到作者写作这篇散文时的心境。

  2、“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这一说法应源于是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我国古代刑罚制度屡有变迁。至明、清时,又形成朝审、秋审制。清代朝审是对京师死罪的会审;秋审是对各省监候死罪犯的会审,于每年秋季举行。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四类,由刑部总其成,具奏皇帝以待敕裁,判决即行确定,依类处理。

    此外,自汉以后逐渐发展成秋冬行刑制。故而秋季对狱中囚犯,尤其是死刑犯,确具有特殊的意义,故产生“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也是自然的了。作者引此例意在证明,“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人与一切动物一样,在秋季到来时,感受到的是幽远、严厉、萧索,即悲凉。

  3、“‘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好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实际上,北京人说到秋雨时,不是“一阵秋雨一阵凉”,而是“一场秋雨一场凉”,其中的“场”字不读 chǎng,而读成 cháng。这样,这句话读出来,类似于“平平仄仄仄平平”的韵律,很有点七言诗句的味道。再加上拖长的语调和微叹的语气,其“秋”的咏叹意味就十分浓郁了。再配上“青”的颜色和桥影或树影阴暗的光线,与全文的情感基调十分和谐。


  4、把握记叙的线索与抒发的感情:

    本文以“秋味”为线索,把全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抒发了一种健朗、深沉、充实的感情。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起笔,便定下了全文感情的基调,并确立了记叙的线索──秋味。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的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受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

  5、《故都的秋》结构形式: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开头(1~2段)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接着,在分写部分(从“不逢北国之秋”到“才感受得到底”)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议论部分,从中外诗文作家共同感受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最后总结全文,与总起的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的秋无比眷念之情。

  6、《故都的秋》人文精神: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