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的主旨: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抓住重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应抓住以下两个重点来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一,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抒情散文,其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特点值得在学习中深入体会。作者将故都的秋色与个人的情思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写出了北国之秋特有的品格,也抒发了自己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秋之“清”、“静”、“悲凉”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之“深远的忧虑”和“孤独、冷落之感”的主观色彩十分融合、协调,可谓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其二,在写法上,全文紧扣“清”、“静”、“悲凉”,选择不同景物,从不同的侧面加以渲染、刻画,并对所写的景物都有一番独特的装点与解说,注入了自己特有的感受与情趣。比如写北国槐树,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另外,那牵牛花的蓝朵,秋蝉的残声以及秋雨秋风,乃至被作者称为“奇景”的枣树,无不充满着浓浓的、悲凉的秋意。它们是经过感性过滤后的“结晶”,因而也无不笼上了一层“深切忧虑与孤独、落寞之感”的主观感情色彩。
3、体味《故都的秋》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4、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这些景物描写融入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故都的秋可写的东西很多,但作者既没有展开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更没有涉及香山的红叶,昆明湖的池水,而是在皇城人海中专拣“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的院子里所见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最平常的景物来写北国的秋景、秋意、秋味。
这些平常的景物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下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还有脚踏上去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槐树的落蕊”,“树影下扫后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以及“秋蝉的哀弱的残声”“秋雨凉风”“枣子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枣树。这些极平常的事物,就构成了北国之秋最富特色的秋天之景。
通过对这些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之秋的自然风物,写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和感受,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渗透着深远的忧思和潜意识下的落寞之感。